常德长梯隘攻略

2024-11-26

一、长梯隘的历史

1. 长梯隘的起源

长梯隘,这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位于湖南省石门县罗坪乡长梯隘村。早在明朝 1369 年,长梯隘便设立为两关十隘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据清同治《石门县志》记载,长梯隘在当时有着独特的价值。它不仅是军事要地,更是连接各地的重要通道。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它成为了商贸往来、文化交流的枢纽。在那个时代,长梯隘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和人间故事。

2. 关隘的变迁

明朝设立的长梯隘关隘,在清朝雍正时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随着改土归流政策的实施,衙门被取消,关隘也逐渐走向了消亡。

曾经威严的关隘,如今已成为了历史的记忆。然而,它留下的历史痕迹却依然清晰可见。在长梯隘村,有一处宅基地曾是明朝长梯隘关隘的衙门所在。如今,这里已变成了一户大宅。

走进这处大宅,仿佛能感受到当年的繁华与喧嚣。虽然衙门已不复存在,但这里依然留存着历史的气息。清朝雍正时期的改土归流,不仅改变了长梯隘的政治格局,也对当地的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梯隘逐渐从一个重要的关隘转变为一个宁静的乡村。然而,它的历史价值却永远不会被人们遗忘。它见证了朝代的更迭、社会的变迁,成为了石门县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长梯隘的特色

1. 自然景观

长梯隘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令人陶醉其中。

1. 丰富的旅游资源

这里有云海日出、天目洞、红石林、岩子口峡谷、千年银杏等众多令人神往的旅游资源。红石林经过四亿五千年的漫长岁月形成,绚烂如霞,面积约 2.5 平方公里。岩体因含有铁锰氧化物质而呈现出晚霞般的赤红色,与青葱的树木一起映衬着深蓝的天空,美不胜收。天目洞洞顶有两扇天窗,犹如上苍投下的两束目光,正午阳光直射,形成 “洞中天目” 的绝美之景。洞厅面积近 4 万平方米,气势宏伟,进入洞内宛如进入五星级大酒店的大厅,可作万人大会堂。千年银杏胸围 7.1m、树高 32m,生长于山间谷地之上,周无杂树,傲然不群。据说已有千年历史,须八位成人合抱,树上挂满红色的祈福带,树下有焚香炉。

2. 夹山垭云海与青石林群落

夹山垭云海四季可见,峰高云低,每逢雨后初晴,向东瞭望,均可看到 1000 余亩云海。云腾雾绕,宛若佛国仙乡,千峰万壑在云海中时隐时现。夹山垭青石林群落自然形态优美,在天目洞顶有 100 余亩。高大的剑状、柱状、蘑菇状、塔状等石灰岩柱是石林的典型代表,岩体高峻雄伟,气势非凡,并有大量石芽分布,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石中有树,树中有石,仿佛一幅天然的画卷。

3. 百丈峡天坑

百丈峡天坑是湖南省境内发现最深的天坑,最深处达 340m,直径达 250m,呈圆筒状,四壁陡峻,底部与巨型溶洞相通。坑壁南侧因岩体溶蚀和岩壁崩塌作用,形成了高 50m,宽 20m、跨度达 50m 的天生桥地质遗迹,横亘岩壁之上,威严壮观,成为通往天坑的一道天门。溶洞之大、支洞之多、地势之险要,至今尚未探明,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2. 文化特色

1. 丰富的民间艺术

长梯隘村是土家族人世居的地方,土家民族民俗文化艺术蕴藏丰富。山歌、土地戏、杨花柳、九子鞭等民间艺术享誉四方,其中山歌流传最为广泛。罗坪山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清同治《石门县志》记载:明朝中叶石门知县严维在题咏《小乡风俗》诗中曾这样描绘:“山讴挞败鼓,小据踏歌儿”,并注释为 “民间耕作,每击鼓唱歌”。600 年前的记述,生动写照出山歌在当地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影响与特有情景。

2. 文化艺术之乡的荣誉

1998 年,罗坪乡被湖南省文化厅授予 “群众文化艺术之乡” 称号,2008 年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称号。长梯隘村则是传承罗坪传统文化、发展特色产业的佼佼者。这里的土家民族民俗文化艺术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感受土家文化的魅力。

三、长梯隘的地理位置

1. 具体位置

长梯隘村原名太平村,坐落于湖南省石门县罗坪乡北部。它距石门县城 137 公里,距罗坪乡政府驻地 23 公里。其地处武陵山脉北向支脉横断山左侧之根部,海拔在 600 至 800 米之间,属喀嘶特地貌。这里的独特地理位置赋予了它别样的魅力。

2. 周边环境

长梯隘南与张家界相邻,西与湖北鹤峰相接,紧紧依偎着神秘的北纬 30°。它与壶瓶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中心区距离较近,周边自然景观丰富多样。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长梯隘成为了一个连接多个旅游胜地的重要节点。游客在这里可以轻松地前往周边的著名景点,尽情领略大自然的壮美风光。

长梯隘周边的自然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高,生态资源丰富。这里的气候温和湿润,为各种动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在长梯隘的周边,山峦起伏,云雾缭绕,仿佛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无论是远处的壶瓶山,还是邻近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都为长梯隘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与壶瓶山的紧密相邻,让长梯隘共享了壶瓶山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壶瓶山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着广袤的森林、壮观的瀑布和奇特的地质景观。长梯隘的游客可以在欣赏完长梯隘的独特风光后,前往壶瓶山继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而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接近,则为长梯隘带来了更多的旅游机遇。张家界以其奇峰异石、峡谷深壑而闻名于世,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长梯隘的游客可以方便地前往张家界,感受那里的神奇山水,同时也可以将长梯隘作为一个宁静的休憩之地,享受不同于张家界的乡村风情。

总之,长梯隘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周边环境优美,与壶瓶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等著名景点相邻,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选择和独特的旅游体验。

四、长梯隘的建筑风格

1. 土家建筑特色

长梯隘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充分展现了土家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这里的建筑多为木质结构,以天井四合院和百年吊脚楼为主,呈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情。

土家建筑的特色之一是采用钥匙头、高门槛、高窗户的设计风格。这种设计不仅具有实用性,还体现了土家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钥匙头的造型寓意着开启幸福之门,高门槛则象征着家庭的尊严和地位,高窗户既能保证室内采光,又能让居住者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

纯木铆榫结构是土家建筑的又一特色。这种结构无需一颗铁钉,完全依靠木材的榫卯连接,体现了土家人精湛的木工技艺。纯木铆榫结构不仅使建筑更加坚固耐用,还赋予了建筑一种古朴自然的美感。土家建筑被称为巴楚文化的 “活化石”,这是因为它们承载了土家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建筑见证了土家人民的生活变迁,是土家文化的重要载体。

2. 代表建筑

  1. 银杏客栈是土家建筑代表作,由二位年过六旬的土家木匠设计和主建。客栈由 102 根木柱撑起,展现出其宏伟的气势。屋中设天井,不仅增加了室内采光,还使空气更加流通。四周为木质客房,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窗户全为镂空雕花,体现了土家工匠的精湛技艺。这些雕花图案丰富多彩,有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每一处雕花都是一件艺术品。银杏客栈分内 7 间,外 7 间,东西各 2 间,上下两层共 36 间,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全部采用卯榫结构,体现了大朴与大巧的结合,自然与文明的交响。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土家建筑的独特魅力,体验到土家人民的生活方式。

  1. 土家 “百户寨” 房屋错落有致,布局独特,别具一格。这里的建筑多采用与银杏客栈相同的设计风格,钥匙头、高门槛、高窗户的设计让整个寨子充满了民族特色。走进百户寨,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一个古老的土家村落。房屋之间的小巷蜿蜒曲折,青石板路古朴典雅。寨中的建筑相互呼应,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在百户寨,游客可以欣赏到土家建筑的精美之处,还可以了解到土家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五、长梯隘的文化内涵

1. 土家民俗文化

土家民族民俗文化在长梯隘这片土地上绽放着独特的光彩。

  1. 土家民族民俗文化艺术蕴藏丰富,其墟场文化远近驰名,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如山歌、土地戏、杨花柳、九子鞭等。罗坪山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最具特色,深为群众喜爱,并多次获省、市、县调演比赛金奖。据清同治《石门县志》记载,明朝中叶石门知县严维在题咏《小乡风俗》诗中曾描绘:“山讴挞败鼓,小据踏歌儿”,并注释为 “民间耕作,每击鼓唱歌”。600 年前的记述生动写照出山歌在当地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影响与特有情景。罗坪山歌题材广泛,远至帝王将相,近到身边花草树木、恩爱情缘,大至自然的日月星辰、水光山色,万事万物皆可为歌。男女老幼,都能随口唱出几首山歌,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如今的罗坪乡已列入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罗坪山歌)之乡”。

  1. 罗坪乡被湖南省文化厅授予 “群众文化艺术之乡” 称号,2008 年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称号。长梯隘村作为传承罗坪传统文化、发展特色产业的佼佼者,土家民族民俗文化艺术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感受土家文化的魅力。

2. 自然与文化的融合

长梯隘的自然景观与土家文化相互融合,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千年银杏树下的祈福带和焚香炉,体现了土家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长梯隘,自然景观与民俗文化相得益彰。红石林绚烂如霞,与土家山歌的高亢旋律相互映衬;天目洞的神奇景观,仿佛在诉说着土家人民的古老传说;夹山垭的云海,如诗如画,与土家的民俗活动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长梯隘的文化内涵,是土家民俗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土家人民的淳朴与热情,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这种融合,不仅是长梯隘的独特魅力所在,也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生动体现。

六、游玩注意事项

1. 交通方式

  1. 自驾可欣赏沿途风景,但要注意路况。长梯隘周边道路蜿蜒曲折,尤其是通往景区的一些路段可能较为狭窄,且部分道路可能存在弯道较多、坡度较大的情况。在自驾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观察路况,控制车速,确保行车安全。同时,沿途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可以随时停下来欣赏,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乘坐公共交通需先到达附近城镇,再转乘当地班车或包车前往。乘坐公共交通虽然相对较为繁琐,但也能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在转乘过程中,要注意班车的发车时间和路线,提前做好规划,以免耽误行程。包车前往则相对较为便捷,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安排行程,但要注意选择正规的包车服务,确保安全。

2. 住宿建议

可以选择住在当地的农家乐或者民宿,如银杏客栈,体验乡村生活的同时,还能享受到热情周到的服务。

银杏客栈由二位年过六旬的土家木匠设计和主建,由 102 根木柱撑起,中设天井,四周为木质客房,窗户全为镂空雕花,体现了土家工匠的精湛技艺。客栈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全部采用卯榫结构,符合土家传统民居 “天人合一” 的理念。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土家建筑的独特魅力,体验到土家人民的生活方式。

此外,当地还有其他农家乐可供选择。这些农家乐通常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提供干净整洁的房间和美味的农家饭菜。住在农家乐里,可以与当地居民近距离接触,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感受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3. 美食推荐

  1. 农家菜以新鲜的食材和独特的烹饪方式著称,土家腊肉、野生菌汤、农家蔬菜等值得一尝。

土家腊肉是当地的特色美食之一,选用当地土猪肉经过腌制、熏制而成,色泽红亮,味道醇厚,肥而不腻。野生菌汤则是利用当地丰富的野生菌类资源烹制而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农家蔬菜都是当地居民自己种植的,绿色无污染,口感鲜美。

  1. 特色小吃有米豆腐、糍粑等,口感软糯,香甜可口。

米豆腐是用大米磨成浆后制成的,口感细腻,配上特制的调料,味道十分美味。糍粑则是用糯米蒸熟后捣成泥状,再制成各种形状,口感软糯,香甜可口。这些特色小吃都是当地居民的传统美食,体现了土家人民的饮食文化。

4. 旅游小贴士

  1. 长梯隘的气候多变,建议携带适当的衣物和雨具。

长梯隘地处山区,气候多变,可能会出现突然降雨、降温等情况。因此,游客在前往长梯隘旅游时,要提前了解当地的天气情况,携带适当的衣物和雨具,以防万一。同时,要注意防晒,避免在阳光下暴晒过长时间。

  1. 进入溶洞时要注意安全,听从导游的指挥。

长梯隘有多个溶洞,洞内怪石嶙峋,钟乳石千姿百态,景色十分壮观。但溶洞内地形复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游客在进入溶洞时,要听从导游的指挥,不要擅自离开队伍,不要触摸洞内的钟乳石和其他景观,以免发生意外。同时,要注意脚下安全,避免摔倒。

  1. 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爱护环境,不随意破坏自然景观。

长梯隘是土家族人世居的地方,土家民族民俗文化丰富。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不要做出不适当的行为。同时,要爱护环境,不随意乱扔垃圾,不破坏自然景观。保护好长梯隘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