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不容错过的美食推荐

2024-12-21

常德美食之经典主食篇

常德米粉

常德米粉,是湖南常德地区极具特色的风味小吃,历史颇为悠久,早在清光绪年间,常德就有了生产米粉的店坊。它属于湘菜系,在中国湖南常德地区广泛流行,还入选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在 2017 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其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需选用上好的早籼米,先置于特殊的水中浸泡五六个时辰,随后进行打浆、加热、定型等工序,最终制成那洁白、浑圆、细长且富有弹性的粉条。

常德米粉食用起来相当方便,经济又实惠,买回去后只需用开水烫热,加上佐料便可享用。在饮食店销售的米粉,还分免码粉与油码粉两种,油码更是多种多样,有肉丝、肉片、红烧、红油、三鲜、炸酱、菌油、酸辣、卤汁、酱汁、蹄花、排骨、鸡丁、鳝鱼等 10 多种。当米粉汤好装碗后,调以各类佐料,再盖上油码,吃起来那味道,真可谓是味美可口,独具风味。米粉本身那洁白细长的形状象征着吉祥,逢年过节时,常德人阖家团聚一起吃米粉,寓意着一家人往后的日子能像米粉一样团团圆圆,细水流长,也正因如此,它深受当地居民以及游客们的喜爱。

津市牛肉粉

津市牛肉粉在全国那可是名声响亮,如今已遍布多个省份,店铺数量超过 5000 家,甚至还获得了央视的推荐,深受大众的青睐。

它能如此受欢迎,关键之一在于牛肉的选用极为考究,像牛腱子肉、里脊肉、牛肚子肉等不同部位的牛肉,会根据各自的特点来进行烹饪,例如紧实的牛腱子肉适宜煎炸制作麻辣牛肉,鲜嫩的里脊肉切成碎末后做酱汁牛肉口感最佳。而且在制作牛肉时,对于香料的搭配也很有讲究,小茴香、孜然、陈皮等秘制的酱料包是给牛肉去腥提香的关键所在。大块牛腱子肉要反复漂洗去除血水后,和香料包一同熬煮,过程中锅不加盖,让腥膻散发出去,经过一个小时左右,喷香的熟牛肉方可出锅,再横刀切片,这样牛肉既不会松散,吃起来也不容易塞牙。

而津市牛肉粉那浓郁醇厚的汤更是灵魂所在,其熬制方法独特,要用到牛骨、猪骨、鸡骨等食材来熬制高汤,加入各种精心调配的香料以及调味品,经过长时间的小火慢熬,让各种味道充分融合,把汤熬得浓郁厚重,香气四溢。将鲜米粉在开水中稍煮片刻后捞入碗中,加入熬好的牛肉汤,码上烹制好的牛肉,再撒上些葱花、香菜等点缀,一碗津市牛肉粉就呈现在眼前了,那味道浓郁厚重,吃上一口就让人欲罢不能,唇齿留香,叫人回味无穷。

常德美食之名优菜肴篇

常德酱板鸭

常德酱板鸭,可是湖湘美食的代表之一,还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呢。它源自湖南常德武陵,有着颇为久远且极具传奇色彩的历史,相传 2000 多年前,楚昭王御厨武陵人石纠,为报答养鸭人救母之恩,用宫中酱制天鹅之法,将家乡的鸭子加工成酱制板鸭以造福乡邻,因其工艺独特、口感突出,被楚王赐名 “贡品酱板鸭”。

在制作方面,常德酱板鸭均选用洞庭湖区本地的母麻鸭为材料,这些鸭子要经过放养或半放养 370 天至 700 天,活体重达到 1400 克至 1600 克,体格健实、毛色鲜亮,才能成为合格的原料。然后再配以 30 余种中成药、10 余种香料,历经杀鸭退毛、去内脏、擦盐、复腌、晾干、熏烘等 15 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

其成品有着令人难以抗拒的独特魅力,观之红光油亮,色泽呈深红或酱褐色,撑板成型完整,形体扁平柔和,很有质感;闻之酱香浓郁,那醇厚的香气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尝之香辣爽口,皮酥肉紧,不腻不腥,极有嚼劲,具备 “香、辣、鲜、醇” 的口感,还有着麻辣香脆的特点,回味悠长。并且,它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有着健脾、开胃、减肥等独到功效。所以,常德酱板鸭向来享有 “湖南经典、常德一绝” 的美誉,无论是作为餐桌上的佳肴,还是馈赠亲友的礼品,都是绝佳的选择,也因此畅销北京、天津、深圳、珠海、海口、贵阳等全国各地,深受大家的喜爱。

钵子菜

钵子菜又称炖钵炉子菜、炖钵菜、火锅,是湖南省传统的名菜,属于湘菜系,它和北方的涮火锅同出一脉,都是用火烧锅,以水(汤)导热,煮(涮)食物,但又有着自身独特的韵味。

北方涮火锅大家比较熟悉,是将生的食材边涮边吃,而常德钵子菜体现的则是一种炊、食合一的鼎食文化特征。它的历史已难以确切考证,不过是特定的地理、气候环境,特产条件和文化传承共同孕育的产物。常德四季分明、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钵子菜取材就来自本地所产的水鲜、畜禽、时蔬等原料,十分广泛且容易获取。

制作好的钵子菜上桌时,是用陶制的炖钵、砂锅或金属小锅盛装,下面还带着小火炉,边吃边煮,先用大火炖,后用小火熬,其味先是浓鲜,吃到最后汤汁渐微,只剩一些油汁时,那干香的风味又出来了,越煮越香,实在是妙不可言。这种独特的食用体验,让常德人对钵子菜情有独钟,在常德,不管是隆重的酒席宴会上,还是平常百姓家里都会有它的身影,逢年过节时更是必不可少,正如那句民谣所说:“不愿朝中为附马,只要炖钵炉子咕咕嘎”,足以见得常德人对钵子菜的喜爱程度了。

常德美食之特色小吃篇

北堤麻辣肉

北堤麻辣肉可是常德地区极为有名的特产小吃,虽然名字里带有 “肉” 字,但实际上它是一种豆制品哦。它是由优质的黄豆经高温膨化后变为植物蛋白肉,也就是我们常见的豆腐皮,然后再经过油炸并精心调味制作而成。

之所以叫麻辣肉,大概是因为其吃起来有着类似肉的口感和满足感吧。而且呀,它有着方便携带的特点,不管是平时出门游玩,还是当作办公室的小零食,都非常合适。当你把北堤麻辣肉放入口中咀嚼时,先是能感受到那微微的酸辣味道刺激着味蕾,随后豆香味也随之在口腔中散开,两种味道相互交融,给人一种很奇妙的感觉,让人越嚼越带劲。也正因如此,数十年来它一直深受男女老少的喜爱,来到常德的朋友们可一定要尝尝这独具风味的北堤麻辣肉呀,不然可就太遗憾啦。

常德豆皮

常德豆皮和武汉的三鲜豆皮比起来,会给人一种比较粗犷的感觉,外形上有点像蛋包饭呢。它的制作材料主要有鸡蛋、豆皮、糯米粉、肉汁末、叉烧粒等。先是将糯米粉等混合调配好,然后用豆皮包裹起来,再裹上一层打散的鸡蛋液,放入锅中煎制。

在煎制的过程中,要掌握好火候,使得豆皮的表面变得焦脆,而里面的糯米等馅料依旧软绵。当做好的常德豆皮端上桌,一口咬下去,先是能听到那 “嘎吱” 一声的焦脆声响,接着就能感受到里面软绵的馅料带来的软糯口感,鸡蛋的香味也融入其中,几种口感交织在一起,真的是好吃得没得说,哪怕是胃口小的女生,估计尝了这美味的常德豆皮后,也会忍不住多吃几口呢。

常德美食之传统饮品篇

桃源擂茶

桃源擂茶,在古时被称作 “三生汤”,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其制作颇为独特,主要以大米、茶叶、芝麻等为原料。先是把这些原料放入特制的擂钵中,通过手工不断地磨碎、搅拌、擂制,使得它们充分融合在一起,最终形成擂茶那独特的质地。

当擂茶制作完成,端上桌时,你便能闻到一股扑鼻的清香。趁热喝上一口,只觉那滋味在口腔中散开,先是浓郁的茶香,接着芝麻香等味道也随之而来,口感层次丰富且十分醇厚。它不仅有着让人回味无穷的好味道,还具备诸多益处呢,比如可以健脾和胃,帮助消化,让肠胃更加舒适;还能够强身健体,提升身体的抵抗力。平日里,桃源人家里来了客人,总会热情地摆上擂茶,搭配着一些农家自制的副食品和坛子菜,边喝擂茶边聊天,尽显主人的好客之道。可以说,桃源擂茶承载着当地的民俗风情,是极具特色的传统饮品,深受人们喜爱,只要你尝过一次,便很难忘记它那独特的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