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常德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259号
2024-11-19
河洑国家森林公园坐落于常德西郊,宛如一颗璀璨的自然瑰宝镶嵌在这片土地上。它总面积达 300 多公顷,内有大小山岭 56 个、沟谷 42 条,植物种类丰富多样,达 115 科 542 种,森林覆盖率高达 90% 以上。这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 16.7℃,冬季温暖,夏季凉爽,春秋温和。丰富的植被资源使得公园成为了一个天然的氧吧,为人们提供了清新的空气和舒适的环境。
公园不仅自然景观优美,还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它曾是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历史名将关云长、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和杨幺等都曾在此扎寨、屯兵作战。我党我军老一辈革命家贺龙、萧克、关向应、帅孟奇也在此指挥过战斗。此外,公园内还有多处名胜古迹,如太和观、崔婆井、犀牛口及月亮井等,更为奇特。这些古迹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河洑国家森林公园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它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于一体,是人们亲近自然、感受历史的理想之地。无论是漫步在山间小道,欣赏着郁郁葱葱的植被,还是探寻古迹,感受历史的厚重,都能让人在这片绿色明珠中找到心灵的宁静与慰藉。
河洑山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据《水经注》记载,河洑山古为平山,“沅水又东,经平山,西南临沅水,寒松上荫,清泉下注,栖托者不能自绝于其侧。” 后来又有武山、太和山之称。早在南北朝时期,山顶就修建了道德观,成为著名的道教圣地。
宋朝人张虚白投考进士不中,从刘易、陈抟游,后至武陵河袱山,在山上创太和观修炼。张虚白与卖酒姥崔婆的故事,更是为河洑山增添了一抹传奇色彩。古人依照此故事修建了崔婆庙、虚白庐等建筑,成为景点。此后,河洑山历经多次损毁和重建。明嘉靖初,有方士在道德观遗址上修建真武殿,改名 “太和观”。河洑山又称为太和山。
历史上诸多名人曾在河洑山留下足迹。唐代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就曾来河袱山游览,写有《武陵泛舟》诗,描绘了河洑山的美丽景色。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征五溪,途经河袱,后人在山上修建新息侯祠。清康熙年间进士田雯,提学江南时,也为河袱新息侯祠写诗。
1927 年 10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彭公达到常德,在河袱山太和观召开党员代表大会,传达中共中央 “八七” 紧急会议精神,布置组党组军,开展武装暴动。同时,建立 “中共湘西特别委员会”,领导湘西各县地下党组织开展武装斗争。河洑山的太和观成为了湘西工农武装暴动的策源地。
1943 年常德会战,河洑山作为重要战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当时守卫河洑山阵地的是 57 师 171 团 2 营 500 余人,营长阮志芳带领全体官兵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尽管敌我悬殊,但全体官兵 “苟一息存,决不使敌前进,即战至一人一枪亦不轻弃寸土。” 日军后续部队增加到 3000 人,用密集部队在飞机、炮火以及化学武器的掩护下向河洑山核心阵地发起猛攻。经过四天三晚的激战,虽然营长以身殉职,500 名守军阵亡,太和观、耆阁寺等建筑被日军飞机投下的燃烧弹所摧毁,但日军在河袱山丢下了上千具尸体。当年抗敌的五个烟火台犹存,七座暗堡保存完好,6000 米交通壕依稀可见,成为今天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河洑山的历史,是一部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它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记忆,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河洑国家森林公园内大小山岭错落有致,56 个山岭与 42 条沟谷纵横交错,勾勒出一幅独特的自然画卷。这里植物种类极为丰富,截至 2009 年的研究数据显示,湖南河洑国家森林公园及其周边地区共记录有种子植物 88 科 249 属 432 种,常见的植物种类有铁线莲属、堇菜属、蓼属等。森林覆盖率高达 90% 以上,犹如一个巨大的绿色宝库。公园处于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区,气候冬暖夏凉,春秋温和。年平均气温 16.7℃,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 4.4℃,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 28.8℃。年均降水量为 1348.3 毫米,年日照时数为 1713.1 小时。如此适宜的气候条件,为各类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
河洑国家森林公园保存有多处历史文化遗址,彰显着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太和观作为湘西北地区的著名古迹,历史悠久,创建于唐朝,明朝时期达到鼎盛。它不仅是中共湘西特委的成立地,还是常德会战的重要战场和守城指挥部所在地。在战争中,太和观及其周围的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仅剩大石龟等少数文物留存至今,但它依然承载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烽火台见证了古代的军事活动,让人仿佛能看到当年烽火连天的场景。樱花亭则是中日友谊的象征,内看彩绘古朴,外观金碧辉煌。仙源关相传为武陵七十二寨的第一关,附近还有三国时期的五烟堆遗址,充满了历史的神秘感。
河洑国家森林公园曾是 “中日常德会战” 的主战场,如今已成为大家游玩休闲的圣地。这里可以进行烧烤等活动,为游客营造出欢乐、休闲的氛围。山顶有小而有趣的道馆,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景区内还设有露天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及彩弹实战等项目,不仅给游客带来了丰富的娱乐体验,更是为大家补上了一堂生动的常德历史课。美丽的河洑国家森林公园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旅游景点,它已经被历史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成为广大市民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不可多得的基地。
河洑国家森林公园距常德西郊七公里处,东临渐河,南濒沅水,西邻桃源。常张高速公路从公园西面擦肩而过,高速公路连接线贯穿公园北部,省道环山而行,地理位置独特,水陆交通方便。
河洑国家森林公园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它处于常德西郊,距离市区不远,方便市民和游客前往。东临渐河,河水潺潺流淌,为公园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南濒沅水,沅水滔滔,气势磅礴,与公园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西邻桃源,让人不禁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河洑国家森林公园仿佛是现实中的世外桃源,宁静而美丽。常张高速公路从公园西面擦肩而过,为远方的游客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高速公路连接线贯穿公园北部,使得游客可以更加便捷地进入公园。省道环山而行,不仅方便了周边居民的出行,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游览选择。
公园的水陆交通方便,游客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前往。如果选择水路,可以乘坐游船,欣赏沅水两岸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如果选择陆路,可以乘坐公交车、自驾车等,方便快捷。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河洑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了常德市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吸引了本地居民前来休闲娱乐,也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在这里,游客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感受历史的厚重,体验休闲的乐趣。
河洑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太和观创建于唐朝,明朝时期达到鼎盛,是湘西北地区的著名古迹。园内雕梁画栋,更具气势。
太和观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融合了道教文化与传统建筑艺术。观内的建筑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大殿雄伟壮观,飞檐斗拱,彰显着庄重与威严。殿顶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色彩斑斓。梁柱上的雕刻精美细腻,栩栩如生,有龙凤呈祥、仙鹤起舞等图案,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墙壁上的彩绘也是一大亮点,色彩鲜艳,内容丰富,多以道教神话故事为主题,如八仙过海、老子出关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道教世界。观内的门窗造型古朴典雅,雕花精致,既具有实用性,又增添了艺术美感。
太和观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道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观内供奉着道教三清(上清、太清、玉清)一祖(真武祖师)和八大真人,如葛洪、孙思邈等。这些道教人物在中国历史上都有着重大建树,他们的思想和事迹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游客来到太和观,可以感受到浓厚的道教文化氛围,了解道教的哲学思想、养生之道和道德观念。同时,太和观也是人们心灵的寄托之所,许多人在这里祈福许愿,寻求心灵的宁静和慰藉。
太和观作为河洑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景点,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它见证了河洑山的历史变迁,历经了多次损毁和重建,依然屹立不倒。在历史上,太和观曾是道教圣地,吸引了众多道士和信徒前来修行和朝拜。
在革命战争时期,太和观又成为了重要的革命遗址。1927 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彭公达在太和观召开党员代表大会,传达中共中央 “八七” 紧急会议精神,布置组党组军,开展武装暴动。1943 年常德会战,太和观作为守城指挥部所在地,见证了激烈的战斗。这些历史事件使得太和观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河洑国家森林公园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内涵。自唐代以来,这里便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唐代诗人张白曾留有 “赠酒家崔氏” 之诗:“武陵城里崔家酒,地上应无天上有;南游道士饮一斗,卧向白云深洞口”。宋代文学家苏轼、元代画家赵孟頫、明代文学家刘禹锡、清代诗人田雯等文人墨客都曾在这里居住并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词歌赋。他们用诗词描绘了河洑山的美景,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河洑国家森林公园自古以来就是道教信徒的朝圣地。太和观历史悠久,始于南北朝时期,历经多次损毁和重建。观内供奉着道教三清(上清、太清、玉清)一祖(真武祖师)和八大真人,如葛洪、孙思邈等。这里常年香客如云,终日烟雾缭绕,晨钟暮鼓,争先顶礼膜拜,香火鼎盛。尽管历经多次修建和破坏,太和观仍然是武陵地区的重要历史遗迹,承载着道教文化的深厚内涵。
河洑国家森林公园还是中日友谊的象征之地。园内的樱花亭见证了中日友好的历史。樱花亭内看彩绘古朴,外观金碧辉煌,它不仅是一处美丽的景观,更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象征。
河洑国家森林公园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元,既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承载着道教文化的传承,同时还象征着中日友谊。这些文化内涵使得河洑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了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胜地,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历史、感受文化、增进友谊。
游客可通过乘坐 3 路或 42 路公交车至河洑站下车,步行到达森林公园。
3 路公交车武陵阁 —— 陬市(上行)途经主要道路有人民路、丹溪路、柳叶大道、工新路、东新路等。途经站点包括武陵阁、老西门(人民路)、四医院江北区(人民路)、湖南幼专附属小学、自来水公司、三岔路、芙蓉居、银线宾馆、皮肤病医院、常德惠民医院、戒毒所、常德职院、市农科院、八一、桃源三中、陬市等,不过途中会取消朱湖、高湾、亿都国际装饰城、飞沃科技等站点。陬市 —— 武陵阁(下行)途经主要道路为柳叶大道、丹溪路、人民路。途经站点有陬市、桃源三中、八一、市农科院、常德职院、戒毒所、常德惠民医院、皮肤病医院、银线宾馆、豪利苑小区、三岔路、自来水公司、四医院江北区・屈原公园、渔夫阁、育英小学、武陵阁等,取消飞沃科技、亿都国际装饰城、高湾、朱湖等站点。
42 路公交车常德汽车总站 —— 华南厂(上行)途经主要道路有朝阳路、武陵大道、洞庭大道、龙港路、人民路、桃花源路、滨湖路、丹溪路、柳叶大道、306 省道。途经站点有常德汽车总站、新邦壹品、国茂大厦、力源体检中心、市交警支队、遇仙桥、市体育中心、市教育局、中国银行、五医院、德景园(南)、烟厂二区、自来水公司、三岔路、芙蓉居、银线宾馆、长庚路公交站、泰和园、新河渠桥、聚宝社区、顾连康复医院、合兴一组、李家岗十二组、华南厂等,取消站点为常德城发、雷坛岗社区、朱湖、河洑镇、德亘电子厂、河洑森林公园、市委党校。华南厂 —— 常德汽车总站(下行)途经主要道路为 306 省道、柳叶大道、丹溪路、滨湖路、桃花源路、龙港路、洞庭大道、人民路、武陵大道、朝阳路。途经站点有华南厂、李家岗十二组、合兴一组、顾连康复医院、聚宝社区、新河渠桥、泰和园、长庚路公交站、银线宾馆、豪利苑小区、三岔路、自来水公司、烟厂二区、德景园(南)、五医院、市商务局、市住建局、常德电信公司、遇仙桥、市交警支队、力源体检中心、国茂大厦、欢乐城购物中心、火车站、常德汽车总站等,取消站点为市委党校、河洑森林公园、德亘电子厂、河洑镇、朱湖、朱湖三组、常德城发。42 路公交车线路运营时间为:5 月 1 日 - 9 月 30 日 06:40 - 18:30;10 月 1 日 - 4 月 30 日 06:30 - 18:05,约 90 分钟 / 趟。
乘坐公交车前往河洑国家森林公园具有经济实惠、环保低碳等优势。游客可以在沿途欣赏常德的城市风光,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同时,乘坐公交车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比如提前了解公交车的运营时间和路线,避免错过车次;在公交车上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财物,防止丢失;下车后要按照指示牌前往森林公园,注意交通安全等。
在游玩河洑国家森林公园时,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游客在登山过程中要注意脚下,避免摔倒和扭伤。尤其是在一些陡峭的山坡和崎岖的山路上,要格外小心。如果遇到恶劣天气,如暴雨、大风等,应及时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不要强行登山。
河洑国家森林公园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游
客在游玩程中要爱护环境,不随地乱扔垃圾。可以将垃圾放入随身携带的垃圾袋中,带到指定的垃圾投放点进行处理。同时,不要破坏公园内的植被和文物古迹,共同维护公园的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价值。
森林地区容易发生火灾,游客在公园内要注意防火。不要在林区内吸烟、野炊或者使用明火。如果发现火灾隐患,应及时向公园管理人员报告。
河洑国家森林公园面积较大,景点众多,游客在游玩前可以提前规划好行程,合理安排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重点游玩的景点,避免时间不够而匆忙游览。同时,也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游客在公园内要遵守公园的各项规定,如不攀爬禁止攀爬的区域、不擅自进入未开放的区域等。同时,要听从公园管理人员的指挥和安排,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有序、文明的游玩环境。
景区部分设施较为陈旧,这是游客需要提前知晓的情况。比如一些休息区域的座椅可能存在掉漆、损坏的情况;部分指示牌可能因时间久远而字迹模糊。游客中心目前处于关闭状态,这意味着在获取信息、寻求帮助等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的不便。山顶有别墅可能影响环境,虽然这并不影响整体的自然风光,但在游玩过程中可能会觉得有些突兀。
没有车的游客前往河洑国家森林公园确实不太方便。由于公共交通线路相对较少,且站点与景区之间可能需要步行一段距离,对于携带较多物品或者行动不便的游客来说会有一定的挑战。不太适合外地人主要是因为外地人对当地交通不熟悉,可能在寻找交通方式和路线上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
如果游客选择在河洑国家森林公园进行烧烤,需要自己带油等物品。森林公园烧烤需要准备烧烤炉和优质碳火,不要选择那种一点燃就狼烟四起、容易污染环境的碳火。食材方面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准备,比如肉类有五花肉、鸡翅、羊肉等,素菜有韭菜、土豆、茄子等。同时,记得烧烤结束一定要清理好现场,毕竟是公共场合,保护环境最重要。烧烤过程中切勿玩火,以免照成人身伤害或者引发火灾。准备好各种应急措施,如带创口贴和花露水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