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常德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259号
2024-11-21
德山生态公园作为常德市城区的重要景点,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风光。本文将全方位介绍德山生态公园,为游客提供详细的游玩攻略。
德山生态公园位于常德市中心城区南部,占地 2000 余亩,其中水面约 200 余亩。这里古木参天,鸟语花香,是闹市中难得的休息、游乐场所。公园西临沅江支流枉水河,北与孤峰公园、乾明寺遥相对望,东抵城市主干道善卷、桃林两路,南与有德路和常张、常吉高速公路相接,距市城区仅 7 公里。交通便捷,区位优越,有多路公交汽车相通,并成为 G319 和 G207 的过境通道,是从长沙方向通达桃花源、夹山寺、壶瓶山、张家界、凤凰城和猛洞河等著名风景区的必由之路。
德山生态公园是常德市城区最大的城市公共绿地,拥有较为完整的森林植被和山水风光。园内古树参天,遮荫蔽日,六溪十八涧逶卧其间,并与枉水相依,登山瞭望,水网密布,农耕渔网,令人感慨世外桃源之悠闲。这里不仅是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吸引着众多外来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德山生态公园因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于世。这里有山林文化、园林文化、考古文化、善卷文化、屈原文化、湖湘文化以及革命历史文化等,“常德德山山有德” 已成为千古名言。园内还开发了一些游乐休闲项目,又与孤峰公园相连,来往游客人气大增。
善卷先生,这位上古贤士,四千二百年前便在德山这片土地上以德施教。尧帝南巡北归时途经德山,以 “北面而问” 的大礼向善卷先生求教,尊其为师。舜帝也曾有意将帝位禅让给善卷先生,而善卷先生不受,选择避隐。《庄子・让王》记载:“舜帝慕名,以天下让善卷,而善卷不受。” 自此,善卷先生的德名远扬。
“常德德山山有德” 这句民谣也由此诞生。善卷先生的德行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德山的历史天空。他的善与德,成为了德山文化的源头,也让德山这座山有了独特的精神内涵。
隋朝刺史樊子盖慕善卷美德,将枉山改为 “善德山”,后世称为 “德山”。德山的历史变迁中,德山书院的发展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清光绪十三年(1887),由武陵县县令李宗莲主持,在杨彝珍等人的积极支持下,选址于乾明寺的青莲庵遗址,动工修建德山书院,于次年(1888)冬竣工。书院首聘余蓉初先生为山长(院长),当时著名的湖南学政(督学)曹鸿勋题写了 “德山书院” 匾额,书院大门挂有 “高山仰止,斯文在兹” 的金字楹联。
德山在不同历史时期还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在抗日战争时期,德山成为了战场。1943 年常德会战中,国民革命军第十军所属的 3 个师日夜兼程到达常德外围,与日军展开血战。德山上的孤峰公园内,至今还留存着张惠民上校殉国处、孤峰公园散葬烈士墓、无名烈士之墓等,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的战火与硝烟。
德山生态公园内古木参天,那些历经岁月沧桑的大树犹如一把把巨伞,为游客撑起一片清凉的天地。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形成斑驳的光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欢迎着每一位到访的游客。走在公园的小径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让人心情格外舒畅。
六溪十八涧逶卧其间,与枉水相依相伴。溪水潺潺流淌,清澈见底,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粼粼波光。溪边生长着各种野花野草,五颜六色,绚丽多彩。沿着溪边漫步,听着溪水的流淌声,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这里的美景让人陶醉,忘却了城市的喧嚣和烦恼。
乾明寺:乾明寺位于德山东麓,始建于唐初,为当时佛教第五十三福地。唐咸通元年,朗州剌史薛廷望奉敕重修,请禅宗大师宣鉴为住持,唐宰相裴休书题 “古德禅院” 匾额。寺院内有金刚塔、慧光塔、峋嵝塔、毗庐阁、断桥、铁经幢、白龙井、乌龙、钵盂泉等众多古迹。几经沧桑,乾明寺现存留的文物仅铁经幢和两块宋碑。乾明寺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更是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瑰宝。它见证了德山的历史变迁,为后人研究佛教文化和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铁经幢:铁经幢原位于德山孤峰岭下乾明寺左侧,因乾明寺已毁,1979 年迁到常德市滨湖公园的湖心岛上。铁经幢为古代佛教纪念性建筑物,用白口铁铸成,空心,下大上小,呈圆锥宝塔形,边缘刻有云莲纹饰,高 4.33 米,底部直径 0.9 米,净重 1520.8 公斤,幢身共 20 层,各层间用石灰粘结。经幢是宗教纪念性建筑物,一般石建,而此经幢却用生铁铸成,仿木结构,在我国现存经幢中少见。铁经幢属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它不仅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我国古代冶炼技术的杰出代表。
孤峰塔:孤峰塔座落在德山孤峰岭。原塔始建与明万历三十五年,初名 “文峰塔”,与北岸笔架城遥相映衬,象征常德人杰地灵,文运昌盛。后毁于战火,以后又经两次修建:一次为清乾隆十一年,一次为光绪八年,1969 年被拆毁。现有的孤峰塔是在原塔基上重建的,塔高 33 米,底径 7 米,七级八面,四周八角檐上装有铜铃,微风吹动,叮当声清脆悦耳;塔内有旋梯直到塔顶,游人登塔极目四望,但见沅江如练,广袤的田园,高楼耸立的常德城尽收眼底。孤峰塔不仅是德山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常德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德山生态公园地处常德市中心城区南部,西临沅江支流枉水河,北与孤峰公园、乾明寺遥相对望。其周边还有众多著名景点,如从德山生态公园出发,可便捷地前往桃花源、夹山寺、壶瓶山、张家界、凤凰城和猛洞河等著名风景区,是这些景区旅游线路上的重要节点。公园占地 2000 余亩,其中水面约 200 余亩,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古木参天,鸟语花香,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德山生态公园交通十分便利,有多路公交汽车相通,并成为 G319 和 G207 的过境通道。附近设有枉水桥 (brt)、枉水桥 (BRT)、德山公园 (BRT)、德山公园 (brt) 等多个公交站,可以换乘 H2 路等多条公交线路。此外,公园距市城区仅 7 公里,距常 - 长(张)高速公路 1.2 公里,常德市飞机场 5 公里,德山火车客站 2 公里。有5条城市公共汽车线路经过此地,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交通选择。无论是本地市民还是外地游客,都能轻松抵达德山生态公园,尽情享受这里的美景和文化底蕴。
乾明寺以仿宋建筑风格,按唐代规模恢复,呈现出独特的建筑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山门宏伟壮观,唐朝宰相裴休题写的 “古德禅院” 九龙大匾高悬,与当代高僧佛源大和尚题写的 “乾明寺” 竖匾相呼应,别具一格。走进寺内,金刚殿内护法韦驮,手持宝杵,威风凛凛;观音殿内塑有千手观音像及菩萨三十二化身像,告诫人们大慈大悲是修行的根本;天王殿转弯即到,袒胸露腹的弥勒佛,暗示世人做人的道理,只有心胸坦荡,宽以待人,放下世间的烦恼琐事,才能笑口盈腮;庄严的万佛殿供奉清净法身毗庐遮那佛,背面是送子观音菩萨,四周设一万零八十尊小金佛,既可庄严道场,又满足佛弟子广种福田的需求。
院内古桂盛开,芳香袭一山,葱箐古树,崖绿翳日。宝山福地,群贤毕至,一堂龙象,共展长才。一盏清茶,浓浓禅味;一钵素斋,粒粒农禅。钟鼓声,梵呗声,提醒世人,这里是佛门的净地,学佛的乐园。
孤峰塔历史悠久,最早的前身是建于唐代的楚望亭,因刘禹锡的《楚望赋》而命名。后历经多次修建与损毁,现有的孤峰塔是在原塔基上重建的。
孤峰塔高 33 米,底径 7 米,七级八面,四周八角檐上装有铜铃,微风吹动,叮当声清脆悦耳。塔内有旋梯直到塔顶,游人登塔极目四望,但见沅江如练,广袤的田园,高楼耸立的常德城尽收眼底。孤峰塔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砖石结构,有须弥座。塔刹为覆钵形,上置宝瓶,华盖为青瓦所覆,逐层各方有拱券门或开或闭。正南梯一级,有一门可入。塔表素白,形质古朴,彰显着古老和庄重的气息。它不仅是德山的标志性建筑,更是常德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象征着常德人杰地灵,文运昌盛。
德山生态公园犹如一座文化宝库,汇聚了多种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山林文化赋予了公园自然的神韵,古木参天、六溪十八涧逶卧其间,让人仿佛置身于原始而宁静的山林之中,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岁月沉淀。园林文化则在公园的布局和景观设计中得以体现,山水相依、错落有致,既有古朴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审美。考古文化为公园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德山发现了十多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也出土过五千多年前尧舜时代的生产工具和生活陶器,这里遍布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墓群,仅东周、汉代遗址就有十多处,宋代古城墙的遗迹隐藏在山峦中,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善卷文化是德山生态公园的核心文化之一。善卷先生以德施教,开启民智,造就一方净土,尧、舜、禹三代领袖都来向他求教,善卷的善与德成为了德山文化的源头。屈原文化在德山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屈原 “朝发枉渚” 之地就在德山,并在此酝酿创作了《九歌》。湖湘文化在德山生态公园中也有所体现,它融合了湖南人的坚韧、勇敢和智慧,成为公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历史文化更是为公园注入了红色基因,抗日战争时期,德山成为战场,留下了众多烈士遗迹,提醒着人们不忘历史,珍惜和平。
善德文化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体现出 “筚路蓝缕” 的创业精神。正如善卷带领部落遁入深山,开辟自食其力的生活环境,这种不怕吃苦、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在当今社会,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个人奋斗,都需要这种 “筚路蓝缕” 的精神,不畏艰难,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
“深固难徙” 的爱国精神也在善德文化中得以体现。善卷带领部落坚守阵地,这种爱国必爱乡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心系家乡,关心家乡建设,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鸣惊人” 的创新精神在善卷 “让王” 后选择自主创业中得到彰显。楚庄王 “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的故事,也鼓励我们在文化兴市、工业强市的今天,发扬创新精神,勇于突破传统,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兼容并蓄” 的开放精神在善卷带领部落与当地土著融合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德山作为苗族先祖生活之地,以开放的胸怀接纳新生事物,这种精神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尤为重要,我们应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乘坐 H2 路公交车可到达德山公园附近,在枉水桥 (brt)、枉水桥 (BRT)、德山公园 (BRT)、德山公园 (brt) 等站点下车。
从常德火车站出发,可乘坐 9 路公交车,全程约 16.2 公里。先步行约 690 米到达常德汽车总站,乘坐 9 路公交车经过 25 站到达三滴水村站,再步行约 840 米即可到达常德德山森林公园。
从长沙方向出发,可沿 G319 和 G207 行驶,德山生态公园是从长沙方向通达桃花源、夹山寺、壶瓶山、张家界、凤凰城和猛洞河等著名风景区的必由之路。到达常德后,根据导航提示前往德山生态公园。公园距常 - 长(张)高速公路 1.2 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从常德市区出发,可沿城市主干道善卷路、桃林路行驶,根据路标指示前往德山生态公园。公园距市城区仅 7 公里,驾车前往十分便捷。
总之,无论是选择公交线路还是自驾,都能轻松到达德山生态公园,享受这里的美景和文化底蕴。
在德山生态公园游玩时,游客应穿着舒适、适合户外活动的服装和鞋子,以便更好地进行登山、漫步等活动。尤其是在攀登孤峰塔时,要确保鞋子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避免发生意外滑倒事故。
公园内部分区域地形较为复杂,如六溪十八涧周边可能存在湿滑的石头和泥泞的小路。游客在行走时要格外小心,注意脚下,避免扭伤或摔倒。同时,在靠近溪边时,不要过于靠近水面,防止失足落水。
对于带小孩的游客,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行踪,确保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不要让孩子在没有成人陪同的情况下独自前往危险区域,如陡峭的山坡、深水区等。
若遇到恶劣天气,如暴雨、大风等,应及时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不要在大树下、山顶等易受雷击或被风吹倒的地方停留。
德山生态公园拥有较为完整的森林植被和山水风光,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应自觉爱护环境。不随地丢弃垃圾,将垃圾放入指定的垃圾桶内。据统计,每年在旅游旺季,德山生态公园的游客数量可达数万人次,如果每人都随意丢弃垃圾,将会对公园的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不破坏公园内的自然景观和植被。不要采摘野花、践踏草坪、攀爬树木等行为。这些自然景观是公园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被破坏,恢复起来将非常困难。
在公园内禁止野外用火,以免引发火灾。德山生态公园内古木参天,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
游客在进入公园前,应仔细阅读公园的游客须知和相关规定,并严格遵守。例如,不要在公园内大声喧哗、追逐打闹,以免影响其他游客的游玩体验。
遵守公园的开放时间,不要在闭园后滞留公园内。公园的开放时间是经过合理安排的,闭园后可能会进行一些维护和管理工作,游客滞留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
对于公园内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如乾明寺、铁经幢、孤峰塔等,要爱护和尊重,不随意触摸、刻画或损坏。这些文物古迹是德山生态公园的宝贵财富,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德山生态公园,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这里的历史源远流长,善卷先生的德行为德山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古代的德山书院到近代的抗战遗迹,每一处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特色独具魅力非凡,自然风光优美,古木参天,六溪十八涧与枉水相依,宛如人间仙境。丰富的旅游资源,乾明寺、铁经幢、孤峰塔,每一处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
地理位置优越便捷,地处城区南部,交通便利,成为众多游客前往周边著名风景区的必经之地。
建筑风格别具一格,仿宋风格的乾明寺宏伟壮观,孤峰塔古朴庄重,彰显着常德的历史文化。
文化内涵深厚浓郁,多元文化融合,善德文化的现实意义更是激励着我们在当今社会勇往直前。
交通路线清晰明了,公交线路和自驾路线都能让游客轻松到达,享受这里的美景和文化底蕴。
游玩注意事项贴心提醒,确保游客在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尽情领略德山生态公园的魅力。
德山生态公园,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历史的瑰宝。它不仅是常德市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游客们探索历史、感受自然、品味文化的绝佳之地。无论是追寻历史的足迹,还是享受自然风光,德山生态公园都值得我们前来探索和品味。让我们一起走进德山生态公园,感受它的独特魅力,留下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