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常德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259号
2024-11-21
常德会战碉堡群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着厚重的抗战记忆。它不仅是建筑艺术的体现,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这些碉堡群大多由钢筋混凝土结构筑成,坚固耐用。在常德会战中,它们成为了抵御日寇入侵的重要据点。例如石门抗日碉堡群,共有碉堡 4 座,直径约 3.5 米,内高 1.5 米,二面设射击孔,射击孔下设三个放弹匣处。1943 年,日军为打通中国内陆交通线,发动常德会战。国民党陆军第 73 军暂编第 5 师奉令把守石门,充分利用地形修筑碉堡群。经过八昼夜的激战,虽石门失守,但该战役挫伤了日军锐气,为常德会战赢得宝贵时间。
常德会战碉堡群分布广泛,在常德市武陵区的湖南文理学院、新村社区、二中校园内、河洑森林公园等地方均有分布。它们见证了中国军队与常德民众浴血奋战的历史,是无字的丰碑。在常德保卫战中,各个区域的碉堡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大西门抗战碉堡,57 师在落路口、白马湖等地修建了若干座水泥碉堡,有效阻止了日军对大西门、小西门的攻击。又如东门外抗战碉堡,57 师 169 团柴意新团长率众在此抵抗阻击,打退敌人 24 次进攻,击毙、击伤日军 1000 余人。这些碉堡不仅是战争的遗迹,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1943 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失利,为挽回颓势、打通中国内陆交通线并打击中国主力部队,决定发动常德会战。此时的日本国内,经济下滑,民众反战情绪加剧;而在中国战场,日军也面临着巨大压力,在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下寸步难行。常德作为湖南西部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战略地位重要,成为日军进攻的目标。
国民党陆军充分利用地形修筑碉堡群。以石门县为例,国民党第 73 军为抵御日军进犯二都、蒙泉、白洋等地,充分利用石门的地形修筑了 4 座碉堡。这些碉堡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直径约 3.5 米,内高 1.5 米,二面设射击孔,射击孔下设三个放弹匣处。在常德其他地区,如常德市武陵区,57 师也在落路口、白马湖、夏家岗、矮城墙、北风坡等地修建了若干座水泥碉堡。修建碉堡的过程中,除了工兵部队,还有常德当地的百姓参与。材料主要是洋灰(水泥)、砂石,虽没有钢筋,但碉堡异常坚固,只有大口径炮才能轰得动。
常德会战中,碉堡群成为重要据点,见证了无数激烈战斗。在石门保卫战中,官兵们在暂编第 5 师师长彭士量的率领指挥下,展开英勇奋战,经过八昼夜的激战,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友军增援不及等而致石门失守,暂编第 5 师官兵几乎全军覆没,彭士量师长壮烈牺牲。在常德保卫战中,各个区域的碉堡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东门外抗战碉堡,57 师 169 团柴意新团长率众在这里抵抗阻击,打退了敌人 24 次进攻,击毙、击伤日军 1000 余人。在大西门抗战碉堡,1943 年 11 月 27 日,联队主力向大西门方面进行夜袭,但没有成功,该大队所属中队军官至此全部战死或负伤。在矮城墙碉堡,作为最后一道防线,抗战士兵坚守在此,大量杀伤日军。战斗中,日军甚至违背国际公约使用毒气,但虎贲将士用湿布捂住口鼻后继续奋勇杀敌。许多抗日官兵在此殉国,长眠于此,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抗战之歌。
常德会战碉堡群分布广泛,在常德市的多个重要地点都有其身影。石门县夹山镇邵福寺的碉堡群,见证了石门保卫战的惨烈。而在常德市武陵区,湖南文理学院、新村社区、二中校园内、河洑森林公园等地的碉堡,仿佛在诉说着当年常德保卫战的烽火岁月。这些碉堡所处的位置,有的在学校,成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有的在社区,时刻提醒着居民们不忘历史。它们与周边的环境相互融合,成为了常德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德会战碉堡群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坚固耐用,能够在激烈的战斗中抵御日军的攻击。其中,矮城墙碉堡尤为突出,它由美国飞虎队空运水泥建造,异常坚固,普通的枪弹根本打不透。矮城墙碉堡共有两个射击孔,分布在两个九十度的直角面上,射击角度很大,两个射击孔相互配合可以把前面的日寇进攻路线封死。碉堡里面可以驻守一个班的兵力,到了保卫战后期,少量的兵力据守碉堡就可以大量杀伤日军,阻挡其进攻。射击孔之下是弹匣格,主要是放子弹匣的,当时射击孔附近应该还有轻重机枪的支架。从里面看射击孔并不是很大,能很好地保护当时的抗战士兵。
常德会战碉堡群不仅在建筑风格上独具特色,还有一些碉堡在历史的进程中有着特殊的用途。例如高山街口碉堡,顶部在抗美援朝时成为了街头演活报剧的舞台。这个看似普通的碉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见证了常德会战的惨烈,也见证了中国人民在抗美援朝时期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这些独特之处,让常德会战碉堡群更加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常德会战碉堡群作为石门军民英勇反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见证,深刻地体现了顽强的爱国精神。在常德会战中,无论是国民党陆军第 73 军暂编第 5 师在石门的浴血奋战,还是常德市各个区域的顽强抵抗,都展现出了中国军民不畏强敌、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这些碉堡见证了无数抗日官兵以生命为代价,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爱国精神的深刻内涵。在石门保卫战中,暂编第 5 师官兵几乎全军覆没,但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后人。师长彭士量壮烈牺牲,他的壮举彰显了中国军人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这种爱国精神不仅在当时鼓舞着抗战军民的士气,也成为了后世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常德会战碉堡群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还承载着丰富的活动意义。市农经站党支部在市城区老西门开展 “元宵忆先烈、新春送祝福” 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全体干部与部分群众一起参观了常德会战矮城墙碉堡,感悟了革命英烈抵御外侮、勇抗强敌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了大家牢记历史、奋发图强的理想信念。通过这样的活动,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碉堡群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同时,也加强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互动联系,丰富了支部生活,增强了全体党员的党性观念和爱国情怀。此外,像常德市文化馆组织干部职工在白马湖北抗战碉堡开展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活动,大家在庄严肃穆的碉堡旁,穿越历史长河,铭记抗日烽火,感悟先辈们保卫祖国、临难不屈的爱国情怀,英勇斗争、不畏牺牲的精神力量。这些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和民族认同感,坚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
若从常德高铁站出发前往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公墓附近的碉堡群,可乘坐 14、28 路公交车前往。
前往德山车站附近的常德会战碉堡群 - 大西门碉堡,可先乘坐 H2、6、9、10 路等公交车到达德山车站,再换乘 L18、H13、18、3、1、7、6、19、31、38 路等公交车前往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人民中路 1978 号西南方向 150 米处。
前往石门抗日碉堡群,可先到达石门县,再通过查询当地的公共交通路线或选择打车前往夹山镇邵福寺 4 组。由于具体的公共交通路线可能会因地区和时间而有所变化,游客可在到达石门县后向当地居民或车站工作人员咨询具体的交通方式。
在前往常德会战碉堡群的过程中,游客可以使用手机地图导航软件,以便更加准确地找到目的地。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注意查看车辆的行驶路线和站点信息,避免坐错车或下错站。
如果选择打车前往,要与司机确认好目的地和价格,确保行程的顺利和安全。
常德会战碉堡群是历史的见证,游客在参观时要保持敬重之心,不得随意破坏或涂鸦。
遵守景区的规定,不攀爬、不触摸文物,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
部分碉堡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年久失修、地面不平坦等。游客在参观时要注意脚下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若在碉堡群附近有水域或复杂地形,要远离危险区域,确保自身安全。
游客在参观过程中要保持环境整洁,不乱扔垃圾。
不破坏周边的自然环境,共同维护好碉堡群的生态环境。
在参观之前,游客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资料或在网上查询,了解常德会战的历史背景和碉堡群的重要意义,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些历史遗迹所蕴含的价值。
由于常德会战碉堡群分布较为分散,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合理安排参观路线。
考虑到交通和参观时间,建议提前规划好行程,确保能够充分领略碉堡群的风貌。
游客在参观常德会战碉堡群时,应保持文明的参观行为。不大声喧哗,避免影响其他游客的参观体验。同时,要尊重其他游客的权利,不插队、不拥挤,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参观环境。
如果有导游带领参观,游客应认真听从导游的讲解和指示,更好地了解碉堡群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在没有导游的情况下,遇到景区工作人员时,也应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遵守景区的管理规定。
常德的天气多变,游客在前往碉堡群参观前,应查看天气预报,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如遇恶劣天气,应避免前往危险区域,确保自身安全。
在参观过程中,游客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个人财物,特别是在人员较多的地方,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财物被盗。
常德有着丰富的文化和传统,游客在参观碉堡群的同时,也应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避免因不当行为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