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攻略

2024-11-22

一、历史

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的起源与发展

  1. 前身为国营安乡黄山林场,始建于 50 年代,以茶叶、林业生产为主。

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的历史可追溯至 20 世纪 50 年代,当时它是国营安乡黄山林场。在那个时期,这里主要以茶叶和林业生产为核心业务。干部职工众多,达 230 人。林木积蓄达 12000 立方米,楠竹有 50000 余根,苗木 12 万株,年茶叶产量 250 担,总产值 120 万元。那时的黄山林场,一片繁忙景象,人们辛勤劳作,致力于茶叶种植和林业培育,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贡献着力量。

  1. 八十年代末期开始森林旅游开发,1991 年被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1992 年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到了八十年代末期,随着人们对自然景观和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黄山林场开始涉足森林旅游开发。经过努力,1991 年被湖南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这标志着黄山林场迈出了向旅游胜地转变的重要一步。仅仅一年后,即 1992 年,黄山林场成功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这一荣誉的获得,得益于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湘鄂两省交界处,在江汉平原之上和洞庭湖之滨,北枕长江,南抚洞庭。境内有大小山峰 32 个,主峰海拔 268.3 米,素有 “千里平川,一山独秀” 之称。主要景区约 15 平方公里,东到虎渡河、西到松滋河、南到汤家岗、北到湘鄂边界。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壮丽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1. 1995 年与林场分家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建设,包括修复景点、兴建基础设施等。

1995 年,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与林场分家。此时,公园干部职工 25 人,承担着建园债务 178 万余元,同时还有集资工人 40 人。面对重重困难,公园没有退缩,而是积极进行改革。1997 年,在得不到政府任何支持的情况下,公园裁减了 15 名集资工人,随后集资了 200 万元对各景点进行修复,兴建了忠济寺观音殿。此后,公园不断加大投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2007 年公园地轨缆车拆除后,由公园集资、政府扶持累计投资 500 万元,建成了上山梯道 —— 青云路、盘山公路、休闲广场、东正门牌楼及休闲亭、假山等附属设施。投资 800 万元的壁画广场尚在建设中。2010 年投资 300 万元兴建一条盘山公路直达山顶,全长 2.8 公里。2011 年总投资 500 万元,建成了休闲广场,壁画广场也在持续建设中。同时,还修复了南禅寺、忠济寺、谢公真人墓等古迹三处。这些努力使得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设施不断完善,景点更加丰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二、特色

自然风光独特

  1. 被誉为 “千里平川,一山独秀”,海拔虽不高,但山顶是天然观景台,可俯瞰周边美景。

常德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素有 “千里平川,一山独秀” 之美誉。其主峰海拔 268.3 米,虽不算高,然而站在山顶,却仿佛置身于一个天然的观景台。极目远眺,周边的美景尽收眼底。广袤的平原之上,黄山头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远处,长江如一条巨龙奔腾而过,洞庭湖波光粼粼,湖泊、村庄、原野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忘却尘世的喧嚣与烦恼。

  1. 气象景观丰富,山上、山下气候温差明显,云和雾瞬息万变,曾出现海市蜃楼奇观。

黄山头立于千里平原之上,山上、山下形成了明显的气候温差。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丰富的气象景观。黄山头的云和雾瞬息万变,尤其是在春秋有雾的早晨,山顶眺望,平川雾海茫茫,长江、湖泊、村庄、原野、万物都没于雾和云中,仿佛人间仙境。1984 年、1990 年,这里曾两次出现海市蜃楼奇观,更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游客们来到这里,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世界,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1. 放云洞神秘莫测,农民可根据洞口放云情况预测天气。

黄山头极顶南面约 15 米处,有个神秘莫测的放云洞。洞口直径约 40 厘米,深不可测,终年冒云。周围的农民则以洞口放云的时间、多少、浓淡、颜色来预测天气。据有关史书记载 “黄山放云,兆睛则光耀紫烟,如黄山瑞霭;兆雨则轻云出岫,若玉女披衣”。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山上庙宇拆毁,乱砖碎瓦投入洞中,使洞口封闭,至今洞址尚存。这个神秘的放云洞,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它的奥秘。

  1. 黄山松涛、冲凤峪水库等构成美丽的森林景观和湖光山色。

黄山头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宜多种植物的生长。黄山松涛,系五十年代末环黄山大顶、二顶人工营生的马尾松树林,面积 40 公顷,郁闭度 0.9。迎风的东南坡,树形低矮,风吹过时,松涛阵阵,仿佛大自然奏响的乐章。公园南部为冲凤峪水库,湖光山色融于一体。北部团山,环湖有南竹、丛生竹林 10 多公顷。库区东北部,分布有樟、檫、枫香混生阔叶林 30 多公顷。这里的森林景观和湖光山色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人文资源丰富

  1. 是荆楚文化发源地之一,有原始社会村落遗址、战国遗址、晋唐古墓群等古迹。

常德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是荆楚文化发源地之一,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园区内有原始社会村落遗址、战国遗址、晋唐古墓群等古迹。其中,南禅湾晋墓群位于安乡县黄山头森林公园,包括战国遗址、西晋至唐朝窑址和墓群。1991 年发掘清理的刘弘墓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刘弘墓墓室边长 3.8 米,圆角弧边,为四隅攒尖穹窿顶。墓内侧从圆顶中心最高处至墓底通高 4.2 米,墓底以两层砖砌成 “人” 字席纹。筑有甬道和斜坡墓道。墓底中央东西向横砌棺床。出土文物 78 件,包括金印、白玉樽以及铜器和青瓷器等。这些古迹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文化的窗口。

  1. 集中原文化、荆楚文化、湖湘文化于一体,有众多历史文化名人的诗文墨宝。

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人文资源众多,是中原文化、荆楚文化、湖湘文化相互融合的地方。这里有柳宗元、刘禹锡、段弘古、颜耕道、袁宏道、于沙等历史文化名人的诗文墨宝。这些诗文墨宝不仅丰富了公园的文化内涵,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游客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领略到历史文化名人的风采。

  1. 拥有忠济庙、谢公墓、南禅寺、云霄宫、荆江分洪节制闸等景点。

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拥有众多的景点,其中忠济庙、谢公墓、南禅寺、云霄宫、荆江分洪节制闸等景点尤为著名。忠济庙原名 “普济寺”,位于黄山头主峰大顶之上,初建于唐。北宋时,荆州刺史谢麟,为官清正,死后葬于黄山头,宋徽宗二年(公元 1102 年)赐封 “忠济真人”。后人为了纪念他,为他塑造神像,修建庙宇,将 “普济寺” 更名为 “忠济庙”。庙宇宽广雄伟,门前有对联一幅:二千石荆楚瞻依,公是前朝贤太守;八百里洞庭环抱,天留此老镇名山。现庙已复修,南北各一,拥谢公墓于其中。南禅寺建于唐宋年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云霄宫位于黄山头二岭,系一道观,建于宋时。荆江分洪节制闸横跨虎渡河上,是举世闻名的荆江分洪工程的一部分。这些景点各具特色,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三、地理位置

湘鄂两省交界处的明珠

常德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湘鄂两省交界处,地理位置独特,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广袤的大地之上。

  1. 位于湘鄂两省交界处,与湖北省公安县黄山头镇接壤,北枕长江,南抚洞庭。

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横跨湘鄂两省,与湖北省公安县黄山头镇紧密相连。其北部依偎着滚滚长江,浩荡江水奔腾不息,为这片土地增添了雄浑壮阔之美。南部则轻抚着广袤的洞庭湖,湖水波光粼粼,与周边的自然风光相互映衬。站在公园内,既能感受到长江的磅礴气势,又能领略洞庭湖的宁静与浩渺。

  1. 周边有松滋河、虎渡河等河流,以及赖氏湖、冲凤峪、黄天湖、明堂湖等湖泊。

公园周边河流湖泊众多,松滋河和虎渡河从公园东西两侧傍山流过,最终注入洞庭湖。这些河流不仅为公园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还塑造了独特的地貌景观。赖氏湖、冲凤峪、黄天湖、明堂湖如同四块巨大的明镜,镶嵌在公园四周的平原之上,熠熠生辉。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周边的山峦,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1. 处于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湖南省岳阳市、常德市、津市市和公安、安乡、南县、华容、澧县五市五县中心地带。

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五市五县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人口众多。这里发达的工农业和丰富的历史文化,为公园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和广阔的旅游客源。安乡、公安两县在黄山头镇均设有镇政府,两镇共一街,主街长 3.5 公里,共有居民 45000 多人口。两镇都是两省的边贸窗口重镇,也是农副产品的集散贸易中心。随着交通的不断发展,黄山头每天有大中巴、豪华大巴车 160 多趟往返于周边县市。除此之外,长途始发客车北通宜昌、三峡、武汉,东往岳阳、上海,南抵长沙、广州、珠海、深圳,西至凤凰、张家界等著名风景区。从黄山头发车到常德、津市、岳阳、石首、荆州各地,均只需 2 小时,长沙、武汉、宜昌也只需 3.5 小时即可到达。黄山头离长江只有 13 公里,在岳阳、常德都有火车站,常德有飞机场,飞机直通全国各大都市。这些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了人们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四、建筑风格

融合历史与现代的风格

  1. 有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忠济庙,唐宋年间的南禅寺等古建筑,展现出悠久的历史底蕴。

忠济庙初建于西晋,当时称 “普济寺”,南北朝时改称 “忠济庙”。庙内头殿供奉着赶山王鞭打山神爷的独特神像,这一神像背后有着一段传奇的故事。相传当年赶山王奉秦始皇之命赶山填海,当山头引至黄山头时,山神为造福于民学鸡叫引得万鸡齐鸣,导致金凤落地,赶山王对山神雷霆震怒,于是有了这尊双人神像。二殿供奉 “谢公真人”,门前的对联和 “忠济庙” 匾额系唐代大文豪柳宗元所书。谢公神像底座高 0.9 米,人像高 2.8 米,双目慈善,面目威严,集神、王、人于一体,让人肃然起敬。

南禅寺建于唐宋年间,虽具体年份已难以考证,但从其建筑风格中仍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据资料记载,位于常德市五台县阳白乡李家庄的南禅寺是我国现存寺庙中历史最久的一处唐代原建建筑物,寺院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 782 年),距今已有 1200 多年的历史。而常德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的南禅寺虽无法确定是否为同一时期所建,但从其古朴的风格中可以推断其历史悠久。寺庙座北面南,规模虽不大,但在黄山头的自然美景映衬下,更显宁静与庄重。

  1. 近年来建设了上山梯道、盘山公路、休闲广场、东正门牌楼及休闲亭、假山等附属设施,以及壁画广场等现代建筑。

2007 年公园地轨缆车拆除后,由公园集资、政府扶持累计投资 500 万元,建成了上山梯道 —— 青云路、盘山公路、休闲广场、东正门牌楼及休闲亭、假山等附属设施。上山梯道 —— 青云路蜿蜒而上,为游客提供了一种亲近自然的攀登方式,沿途可以欣赏到黄山头的自然风光。盘山公路如一条丝带环绕山间,方便游客乘车直达山顶。休闲广场则为游客提供了休息和娱乐的场所,在这里可以放松身心,欣赏周围的美景。东正门牌楼气势恢宏,彰显着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的独特魅力。休闲亭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间,为游客提供了休息和观景的好去处。假山的建设增添了公园的艺术氛围,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投资 800 万元的壁画广场尚在建设中,虽然目前我们无法看到其全貌,但可以想象,建成后的壁画广场必将成为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的又一亮点。壁画广场将以黄山头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为主题,通过精美的壁画展现黄山头的独特魅力,为游客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五、文化内涵

多元文化的融合与传承

  1. 作为中原文化、荆楚文化、湖湘文化相互融合的地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常德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湘鄂两省交界处,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中原文化、荆楚文化、湖湘文化相互交融的宝地。中原文化的厚重、荆楚文化的浪漫与湖湘文化的豪迈在这里碰撞、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从历史遗迹中可以窥见不同文化的交融。如南禅湾晋墓群,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墓中出土的文物既体现了当时的工艺水平,也反映出多种文化元素的融合。忠济庙、南禅寺等古建筑,更是融合了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忠济庙原名 “普济寺”,始建于西晋,历经朝代更迭,融合了不同时期的文化特色。南禅寺虽具体始建年份难以考证,但从其古朴的建筑风格中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多元文化的影响。

此外,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还有柳宗元、刘禹锡、段弘古、颜耕道、袁宏道、于沙等历史文化名人的诗文墨宝。这些名人来自不同的地区,他们的作品为黄山头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不同文化在这里的交流与融合。

  1. 是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级社科普及基地、市第一批廉洁文化示范点,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级社科普及基地和市第一批廉洁文化示范点,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

安乡游击队陈列馆等红色景点,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游客们在这里可以了解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感受他们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梅家洲村地处湘鄂两省三县交界处,1928 年湘鄂边界第一个红色党支部在这里成立。村里打造的有机农业旅游公园,包含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个寓教于乐的场区,成为安乡县党员干部、中小学生和广大游客接受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同时,“泥腿县长的故事” 展馆位于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是常德市廉洁文化示范点。市疾控中心和常德日报社的党员干部们纷纷前来参观,学习 “泥腿县长” 罗贻斌同志一心向党、勤政为民、廉洁自持、清风传家的好作风。这里为党员干部竖起了一面 “担当履责、勤政廉洁” 的镜子,也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一个学习廉洁文化的平台。

作为市级社科普及基地,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通过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景观,向游客普及社会科学知识。游客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感受历史的变迁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1. 安乡游击队陈列馆等红色景点,传承红色基因,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安乡游击队陈列馆是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红色历史,传承着红色基因。

在陈列馆里,讲解员认真解说,带领游客们通过观看展板、聆听讲解,学习感悟革命先烈、先辈的英雄事迹。学生家长们也带着孩子来到这里,在孩子们玩耍的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了解革命历史和学习爱国文化、红色文化。

安乡游击队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不畏强敌,英勇战斗。陈列馆通过展示他们的事迹和文物,让后人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以安乡游击队陈列馆等红色景点为依托,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六、交通路线

水陆交通便捷

常德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的交通十分便捷,无论是选择客运大巴还是自驾出行,都能轻松到达。同时,景区周边还设有多个停车位置,为游客提供便利。

  1. 客运大巴:可从楚都客运站、荆州客运站、沙市客运站乘坐到黄山头镇的车票。其中,楚都客运站发车时间为 6:00、10:40、11:40、12:50、13:40、14:40、16:00,票价为 30 元每人;荆州客运站发车时间为 9:20、11:00、12:40、14:30,票价为 35 元每人;沙市客运站发车时间为 7:00、10:00、11:30、13:20、15:00,票价为 34 元每人。客运大巴的行驶时间约为一个小时,为游客提供了一种便捷、经济的出行方式。

  1. 自驾线路:从长沙出发,上长常高速公路,在德山出口下,进入常德后走黄安公路至景区;从荆州出发,上二广高速后换岳宜高速,最后换曾黄线到达景区。自驾出行可以让游客自由安排行程,随时停下来欣赏沿途的风景。此外,从长沙到常德距离是 171.652 公里,开车油费大约 101 元,过路费大约 100 元,大约需 2 小时 09 分钟。荆州到常德自驾游线路总里程为 184 公里,开车大约 2 小时 55 分钟,费用约 200 元左右。荆州到常德总里程为 185 公里,开车需用时 3 小时 4 分钟,油费预计 98 元左右,预计过路费在 83 元左右。

  1. 停车位置:路侧停车位和白云农庄停车场等。路侧停车位地址为 027 县道与 226 省道交叉口东北 100 米,距离景区 689 米;白云农庄停车场地址为 226 省道南 50 米,距离景区 1276 米。这些停车位置为自驾游客提供了便利,让游客可以放心地将车辆停放好,然后尽情地游览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

七、游玩注意事项

安全第一,文明游玩

  1. 地质灾害防治: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内山体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游玩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前往隐患点附近。

安乡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多举措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自 6 月份进入汛期以来,长时间连续降雨使得公园内山体多处出现明显的滑坡、崩塌迹象,给周边游客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管理局迅速行动,一边转移群众,一边向安乡县自然资源局及相关技术部门求助。针对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启动紧急治理工程。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在滑坡地段设立警示标志,牵拉警戒线,确保游客和居民安全。下一步,管理局还将安装高清摄像头,设立监测室,

安排专 24 小时不间断实地监测,实行全方位智慧守护;对管护房、地质灾害 1 号点进行排水系统改造,减少雨水对山体冲刷。同时,管理局提醒广大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前往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

  1. 景区管理提醒:在滑坡地段设立警示标志和警戒线,游客要听从管理部门的安排。

从安乡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的行动中可以看出,他们在滑坡地段设立了醒目的警示标志,牵拉了警戒线。游客在游玩时一定要听从管理部门的安排,不要擅自跨越警戒线,以免发生危险。

  1. 紧急情况处理: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联系当地管理部门或报警求助。

在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游玩时,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如地质灾害、火灾等,一定要保持冷静,及时联系当地管理部门或报警求助。安乡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兆铭带队检查黄山头地质灾害隐患点整治工作情况时,要求切实加强隐患点地质灾害的监测工作,在危险地段设立明显的警示标识标牌,警示过往车辆、行人注意安全。同时,做好通信联络、信息报送、情况反馈等各项工作,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此外,湖北黄山头突发山火时,安乡县人民政府、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县林业局、县森林公安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消防救援大队等单位负责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特别是湘鄂两省边界村民紧急出动参与火场扑救。这也提醒游客,如遇紧急情况,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求助,共同维护景区的安全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