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松滋河湿地公园攻略

2024-11-22

一、历史沿革

    

松滋河湿地公园的历史可追溯至 2011 年。2011 年 12 月 12 日,松滋河湿地公园获国家林业局批复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公园建设期为 2011 - 2021 年,共 10 年,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建设。

在这一发展历程中,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松滋河湿地公园的建设。例如,省发改委调整湖南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4 年 5 月 4 日,省发改委同意调整湖南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地点在湖南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常德市安乡县境内),包括安乡县境内的松滋河、虎渡河及其周边区域。

书院洲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 8333.3 公顷,以五里洲、七里洲、七家洲为核心区,核心区面积为 4225.2 公顷,辐射区包括安乡境内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的水域、洲滩。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有湿地保护工程、景观多样性恢复工程、湿地休闲项目建设、湿地科普宣教设施建设、湿地监测体系建设等,还将依托历史文化名人,建设以 “范仲淹忧乐观” 为代表的文化旅游观光景点。该湿地公园建成后,将以长江与洞庭湖之间河网水系为主体,组成由河流、沼泽、洲滩和养殖场等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对展示安乡深厚的湿地历史文化、保护长江与洞庭湖之间的水文通道、建设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具有重大意义。

2011 年 11 月,湖南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经国家林业局林湿发〔2011〕273 号文件批准试点。其位于湖南省安乡县境内,主要包括安乡县境内的松滋河、虎渡河及其周边一定范围的区域,面积 4225.2 公顷。

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胡衡华一行在 2018 年 8 月 28 日实地察看了安乡县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于 2011 年 12 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主要包括县内松滋河、虎渡河及其周边区域,规划总面积 4225.2 公顷,其中湿地面积 3918.8 公顷,区域内河流纵横交错,水域广阔,形成了由河流、沼泽、洪泛平原、水产养殖湿地构成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

此外,常德市国家湿地公园体系不断完善,包括湖南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在内的多处湿地公园为常德的湿地保护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常德市委、市政府切实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绿色发展理念,不懈探索治水保湿举措,努力保护生物多样性。目前,全市已建立了津市毛里湖、桃源沅水、安乡书院洲、澧州涔槐、鼎城鸟儿洲、石门仙阳湖、汉寿息风湖、临澧道水河等 8 处国家湿地公园(含试点),形成了覆盖各区县市的国家湿地公园体系。2002 年,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市域纳入保护的湿地面积 205 万亩,湿地保护率达 71.66%,湿地环境状况不断改善,湿地生物种类日益增多。

松滋河湿地公园的建设历程,充分体现了政府部门对湿地保护的重视和努力,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生态财富。

二、特色亮点

1. 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吸引大量鸟类栖息,设有观鸟台,可近距离观赏珍稀鸟类。

常德松滋河湿地公园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这里仿佛是大自然为鸟类精心打造的天堂。公园内水草丰茂,水域广阔,为各种鸟类提供了理想的栖息之地。走进公园,耳畔不时传来清脆的鸟鸣声,仿佛在演奏一曲美妙的自然交响曲。

公园内设有观鸟台,为游客提供了近距离观赏珍稀鸟类的绝佳机会。站在观鸟台上,举目远眺,便能看到柳莺、鹳鸟、白鹭、刁鱼郎等各种珍稀鸟类在天空中翱翔、在水面上嬉戏、在草丛中觅食。一开春,布谷鸟也会回到这个水上乐园,为湿地公园增添了更多生机与活力。野鸭胆小,总喜欢把窝筑在隐蔽的水草之间,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苇莺则选择几棵芦苇秆儿做窝,开始繁衍后代。这些可爱的生灵们,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2. 积极探索社区共管模式,注重开展社区居民技能培训,帮助转岗就业。

松滋河湿地公园积极探索社区共管模式,努力实现湿地保护与社区发展的良性互动。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桃源沅水和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地因地施策,为松滋河湿地公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注重开展社区居民技能培训,积极帮助转岗就业,较好地化解了禁捕压力,实现了和谐有序发展。通过组织各种技能培训班,如养殖技术培训、手工艺制作培训等,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就业能力。同时,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如担任志愿者、参与生态修复工作等,让他们在为湿地保护贡献力量的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这种社区共管模式,不仅促进了湿地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3. 湿地保护的社会效益加速放大,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景观被央视等多次报道推介。

松滋河湿地公园的建设,使得湿地保护的社会效益加速放大。这里已经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人们可以在这里亲近大自然,放松身心。

湿地外滩广场位于县城沿河路与步行街交会处的外河滩上,公园内建有景观桥亭子、亲水栈道、木平台、文化长廊、道路广场等设施,集保护修复、科普宣教与生态体验于一体。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漫步、拍照、欣赏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松滋河湿地公园的美丽景观被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多次报道推介,2019 年常德位居中国 100 座城市宜居指数排名第 8 位,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这里的湿地美景不仅吸引了本地居民前来游玩,也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常德市的旅游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地理位置

常德松滋河湿地公园,即湖南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湖南省安乡县境内。主要包括安乡县境内的松滋河、虎渡河及其周边一定范围的区域。

湿地公园由北向南呈狭长型廊道走向,其范围十分广阔。最南端至下渔口镇永富村沙坡洲,北端至松滋河东支大湖口镇望槐处、松滋河中支安丰乡黄沙湾处和虎渡河三岔河镇大中砖厂处。地理坐标为东经 112°4′9″~112°13′34″,北纬 29°16′19″~29°29′59″。湿地公园南北垂直长约为 22.0 公里,总面积 4225.2 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 3918.8 公顷。

区域内水系发达,由河流、沼泽、洪泛平原、水产养殖场构成的生境比较复杂,为众多生物提供了繁衍栖息场所。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湿地植被,还有多样的野生脊椎动物。共有种子植物 520 种,隶属于 344 属、119 科;野生脊椎动物共计 202 种,隶属于 30 目 74 科 151 属,其种数为湖南已知脊椎动物总数的 25.3%。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常德松滋河湿地公园成为了长江与洞庭湖之间的重要生态廊道。它连接着长江与洞庭湖之间的河网水系,组成了由河流、沼泽、洲滩和养殖场等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对展示安乡深厚的湿地历史文化、保护长江与洞庭湖之间的水文通道、建设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具有重大意义。

四、建筑风格

常德松滋河湿地公园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充分体现了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公园内设有观鸟台,为游客提供了绝佳的观赏视角。观鸟台的设计简洁大方,既不破坏周围的自然景观,又能让游客舒适地观察鸟类。从观鸟台望去,松滋河湿地公园的美景尽收眼底。沿堤风光带防汛公路混凝土硬化,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公路两侧,内外坡防护林、生态林错落有致,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些防护林和生态林不仅起到了防护堤岸的作用,还为各种生物提供了栖息之所。

在建筑风格上,松滋河湿地公园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公园内的建筑多采用木质结构,与周围的树木融为一体。木质建筑给人一种温馨、自然的感觉,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此外,公园内还设置了一些休息区和观景平台,这些区域的设计也充分考虑了自然与人工的结合。休息区和观景平台多采用石材和木材相结合的方式,既坚固耐用,又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总的来说,常德松滋河湿地公园的建筑风格自然、简洁、大方,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种建筑风格不仅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游览环境,也为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做出了贡献。

五、文化内涵

常德松滋河湿地公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安乡县乃至常德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1. 以子龙庵、打鼓台、深柳书院、诗墙、观音寺等文化遗址为节点,深挖河湖文化与水文化内涵。

松滋河湿地公园周边的子龙庵、打鼓台、深柳书院、诗墙、观音寺等文化遗址,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这些文化遗址不仅见证了安乡县的历史变迁,更是河湖文化与水文化的重要载体。

相关部门以这些文化遗址为节点,深入挖掘其中的河湖文化与水文化内涵。通过组织学生和居民在湿地开展水生植物、水生动物、河流水系诸多水文化知识讲座,参观水利设施,普及防汛知识,让人们更加了解这片土地与水的紧密联系。在保护与建设两手抓的同时,不断丰富和传承着独特的河湖文化与水文化,使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1. 安乡花鼓戏等地方戏曲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示当地文化底蕴。

安乡花鼓戏作为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它的表演艺术朴实、明快、活泼,行当分工明确,在表现形式上,剧目大多是喜剧作品,载歌载舞、轻松活泼、嬉笑怒骂、泼辣热闹。表演上既承袭了民间歌舞中的扇舞、手帕舞、矮子步、打花棍、打酒杯等表现手法,又从生活中提炼了一些特色鲜明的劳动表演程式,动作极为丰富,生活气息浓厚。

2014 年,安乡花鼓戏被公示为常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深入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和法治政府建设,创新普法宣传方式方法,推动 “非遗 + 普法” 的深度融合,安乡县司法局以花鼓戏为载体,精心创作编排了花鼓戏表演唱节目《破镜重圆》,作品通过人民调解员海哥调解 “老无所养” 的矛盾,表现出司法行政工作者在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等主责主业上,坚持以人民利益至上,尽职尽责的使命与担当。以轻松明快的花鼓戏音乐为曲调,普法节目加上时尚的抖音传播元素,使作品更加接地气,贴近当代生活,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文化,切实维护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为服务安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营造了良好法治氛围。安乡花鼓戏不仅为游客们带来了精彩的演出,更展示了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

六、交通路线

自驾路线

从常德出发前往松滋河湿地公园,可参考以下路线。从常德出发,沿朗州北路行驶,接着进入朗州路,在朗州路上行驶一段距离后,右前方转弯,行驶 260 米后朝广州 / 荆州 / 长沙 / 岳阳方向,靠左进入杭瑞高速。行驶一段后,朝广州 / 荆州 / 长沙 / 澧县方向,靠右进入二广高速。继续行驶,在行驶到一定位置后,朝松滋 / 石首 / 华容 / S88 方向,靠右进入岳宜高速。沿岳宜高速行驶一段距离后,从松滋城区 / 刘家场 / S322 出口离开,右转进入高成大道,再左转进入白云路,最后右转进入乐乡大道,到达目的地附近后,可根据指示前往松滋河湿地公园。

汽车路线

在常德汽车总站,每天有一班汽车前往松滋,时间为下午 1 点 30 分,票价为 59 元起。到达松滋后,可再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前往松滋河湿地公园。

公共交通路线

目前松滋市有 6 路公交车到湿地公园附近区域。同时,松滋建设南路正在抓紧刷黑,修好后可直接通往松滋湿地公园,为市民观光游玩提供便利。此外,有人建议将松滋 7 路公交车终点站延伸至湿地公园,但目前暂不考虑。诉求人提出的改道方案是由谢家渡路口进入,经过宝丰花园从同心桥路到湿地公园,这样可以方便 4 个社区(和平,谢家渡,林园,同心桥)的居民到湿地公园休闲,同时也能增加营运收入。不过相关部门依据城区人口居住规划进行认真实地勘察,优化公交线路后,暂不考虑 7 路车延伸至湿地公园。游客可以关注当地公交路线的调整情况,以便选择合适的公共交通方式前往松滋河湿地公园。

七、游玩注意事项

  1. 注意保护环境,不随意破坏湿地生态。

常德松滋河湿地公园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这里是众多珍稀鸟类的栖息地,也是各种生物繁衍栖息的场所。在游玩过程中,我们应时刻牢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不随意践踏植被、不采摘野花野草,不破坏湿地的生态平衡。安乡手牵手志愿者和安乡民政等多部门组织的志愿者活动都在为保护松滋河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贡献力量,我们作为游客也应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珍爱这片美丽的湿地。

  1. 遵守公园规定,不进行非法捕捞等活动。

松滋河实行禁渔措施,是为了保护水资源和生态平衡。我们在游玩时一定要遵守公园规定,不进行非法捕捞等活动。根据法律规定,禁止在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从事渔业捕捞活动,以保护水资源和生态平衡。同时,在禁渔期间,也不可以钓鱼,违反规定将面临罚款甚至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1. 注意安全,特别是在观鸟台等高处时防止意外发生。

在松滋河湿地公园游玩时,要特别注意安全。尤其是在观鸟台等高处时,要小心谨慎,防止意外发生。不要攀爬栏杆、不要在观鸟台上嬉戏打闹,确保自身安全。同时,在公园内行走时,也要注意脚下,避免摔倒或陷入泥泞中。在游玩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安全意识,让我们的游玩更加愉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