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桃花源攻略

2024-11-26

一、历史沿革

(一)起源与发展

常德桃花源的历史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传奇故事。

秦朝时期,已有居民为躲避战乱隐居于此,开启了桃花源的传奇篇章。那时的桃花源宛如一个宁静的避风港,为人们提供了远离战乱纷扰的栖息之地。

晋代,桃花源开始按陶公文章意境建亭台楼阁。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这片神秘的土地。人们根据文中的描述,精心打造亭台楼阁,使桃花源逐渐成为文人墨客向往的胜地。

唐宋时期,桃花源不断增建,颇具规模,吸引众多文人墨客前来。唐朝时,桃花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开发,以道观为主的建筑群已具一定规模。及至宋朝,桃花源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宋太祖乾德元年,朝廷把有名胜古迹桃花源的沅江中下游两岸地域从武陵县析出,另置一县,并以 “桃源” 为县名。此后,朗州改名为鼎州,桃源县及境内桃花源遂属鼎州。乾道元年,鼎州改为常德府,桃源县及所辖桃花源随之属常德府。在这个时期,桃花源成为了文化的瑰宝,无数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珍贵的诗文和墨迹。

然而,元代时,桃花源因兵燹毁为一片废墟。战争的残酷给桃花源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曾经的辉煌瞬间化为乌有。

明清时期,桃花源时修时毁,时兴时废。尽管历经沧桑,但人们对桃花源的热爱从未减退,始终致力于修复和重建这片美丽的土地。

1990 年以来,桃花源开始了规模宏大的修复开发热潮。修复开发后的桃花源,有神话故乡桃仙岭、道教圣地桃源山、洞天福地桃花山、世外桃源秦人村四大景区近百个景点。每年一届的桃花源游园会,成为湖南省 “三节两会” 的重要活动之一。

1995 年 3 月 24 日,原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桃花源,并题写 “桃花源” 以示留念。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为桃花源增添了更加璀璨的光彩。

2001 年,桃花源被评为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此后,桃花源不断提升自身的品质和影响力。

2017 年 9 月 22 日,提质改造后的桃花源于再次开园面市。这次改造投入近 100 亿元,将桃花源的游览面积由原来的 2 平方公里扩大到了 12 平方公里,围绕挖掘文化内涵、完善产品体系、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质量、景区环境整治等展开了全方位的品质提升工程。创新建设了秦溪、秦谷、五柳小镇、桃花源古镇等一批新旅游产品;引入了《桃花源记》大型溪流漫游实景演出、寻梦桃花源梦幻场景剧场等一批文旅演艺产品;举办了桃花源文化旅游节、春耕开犁典礼、农民丰收节、擂茶文化节等一批文旅节庆活动;开发了鼎食文化宴、擂茶养生宴、桃花源生活系列文创等一批主题特色鲜明的文创新业态。

2020 年 9 月,常德市桃花源旅游区正式晋升为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这一荣誉的获得,标志着桃花源在旅游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二、特色亮点

(一)自然景观

  1. 秦溪:秦溪作为武陵渔郎进入桃花源的必经之路,宛如一幅灵动的山水画卷。溪水清澈见底,潺潺流淌,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溪水中,小岛星罗棋布,形态各异,有的如翠玉盘,有的似玲珑珠。岛上植被繁茂,绿树成荫,花草点缀其间,色彩斑斓。在阳光的照耀下,秦溪波光粼粼,美不胜收。尤其是在清晨,雾气缭绕,秦溪犹如人间仙境,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

  1. 秦谷:秦谷完美地呈现了陶渊明《桃花源记》所述场景,这里充满了淳朴宁静的田园风光。走进秦谷,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的乡村。田间阡陌纵横,农作物生机勃勃,一片丰收的景象。古老的农舍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田野之间,烟囱中升腾着袅袅炊烟,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秦谷中还有原始古朴的民俗活动,如传统的农耕仪式、民间歌舞表演等,让游客们亲身感受古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1. 桃源山:桃源山是沅水流域道教文化中心,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山上可朝圣 “桃川香火”,那袅袅青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站在山上,还能领略 “渔村夕照” 的妙境。傍晚时分,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沅江上,波光粼粼,渔舟唱晚,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

  1. 桃花山:桃花山是纪念并体验陶渊明《桃花源记》意境的 “陶公山”,也是荟集众多文物保护单位的 “国宝山”,留下诸多文人墨客足迹的 “名人山”,展示诗词楹联碑刻之韵的 “人文山”。山上桃花盛开时,如云霞般绚烂,仿佛是陶渊明笔下的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的真实写照。桃花山沿线有一个庞大的桃花源古建筑群,含 15 处单体古建筑,如今已被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这些古建筑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1. 五柳湖:“两山夹一湖” 的五柳湖,湖光山色,景色如诗如画。湖水清澈碧绿,倒映着周围的山峦和绿树,美不胜收。五柳湖周边文化景点荟萃,桃源工艺术博物馆、桃花源历史文化展示馆、刘禹锡草堂及刘禹锡所提 “桃源佳致” 碑荟集于湖岸,为游客开启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之旅。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精美的桃源木雕、了解桃花源的历史文化,感受诗词楹联碑刻的艺术魅力。

  1. 万亩桃林:景区特色景点万亩桃林,每年三月桃花盛开,美不胜收。春风拂过,桃花纷纷飘落,如同粉色的雪花,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美丽的花毯。这里近百个品种、十多个花色的桃花应有尽有,让人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尤其是桃花博览园,还有两株古桃树,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它们见证了岁月的变迁,风一吹,花瓣从古桃树高高的枝头飘下,仿佛是一张张来自岁月深处的信笺,写着古桃花树笑看世间变迁的安然。

(二)人文景观

  1. 桃川万寿宫:桃川万寿宫是中国古代四大道教圣地之一。始建于晋朝,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桃川万寿宫历 1700 年,宫名为宋徽宗所赐。2013 年移交省道协以来,大规模重修,恢复唐宋 “桃川三宫” 景象,共 18 栋殿堂楼阁(含水府阁),颇具皇家宫观气息。这里也是国内率先推动去商业化和倡导随缘诚信的全真派道观,自行取香,功德随缘,重现 “祈福,仙隐,问道” 宗教净土。

  1. 桃源工艺术博物馆:世界最大柳木根雕 “桃花源记” 就收藏在这里。这座长 15.88 米的巨型柳木根雕,是《桃花源记》“实景图”。巨型柳木根有 1600 多岁了,在千年树根上正好适合刻写流传千年的《桃花源记》。本地 70 多名技艺精湛的桃源木雕匠,历时数年,按照武陵渔郎误入秦人村的路径,从缘溪忘路桃花林、舍船豁然现秦村、武陵渔人舍船登岸等场景,用浮雕、圆雕、透雕和镂空雕等技法全方位全景式呈现这一景象。

  1. 马季陈列馆:展示笑星马季的诙谐人生。马季陈列馆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这位著名笑星的平台,通过展示他的生平事迹、经典作品等,让人们感受到他的幽默与智慧。

  1. 方竹亭:明代古亭方竹亭,世间方竹树直人。方竹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价值吸引着众多游客。亭内的方竹更是让人惊叹不已,它们笔直挺拔,象征着正直与坚韧。

  1. 菊圃:诗酒人生淡如菊。菊圃营造出一种宁静淡雅的氛围,让人在欣赏菊花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那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

  1. 秦街:石头巷内有秦人。秦街充满了古朴的气息,这里的建筑风格还原了秦人生活的场景,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到当地的特色美食,购买到具有纪念意义的手工艺品。

  1. 桃花源古镇:桃花源古镇是一站式吃住行游购娱的旅居栖息地。古镇形如葫芦,是以常德善德文化与隐逸文化的代言人、上古时期的隐士善卷先生为脉进行空间创意的市井小镇。小镇内荟集北方四合院、南方一颗印、六合同春等多种传统建筑形态,犹如一座大型的开放式传统建筑博物馆。古镇聚集 “吃、住、行、娱、购、游” 六大旅游功能要素,不仅设有大型餐饮、潇湘特色小吃、庙会小吃,更有传统客栈及特色旅游商品街,汇集四方精美商品,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1. 桃花源记演出:穿越千年时空,走进《桃花源记》。大型溪流漫游实景演出《桃花源记》选址于常德桃花源景区的秦溪,是山水盛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斥资 2.5 亿创制,是山水盛典专注实景演出十四年的创新作品,是顶配主创团队打造的《天门狐仙》姊妹篇,是全国首个以 4.6 公里溪流为演区的乘船漫游式大型实景演出。这台演出由中国山水实景演出创始人、山水盛典董事长梅帅元担任艺术总监,著名实景演出导演、山水盛典艺术总监师严文龙任总导演,山水盛典音乐总监、青年作曲家张骁领衔音乐创作。演出根据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的世外桃源画面,精心演绎了 18 个场景,让人们能够在一个多小时的溪流泛舟之中,重现桃花源的梦幻场景。

  1. 擂茶非遗文化体验园:擂茶工艺展示,擂茶文化体验。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擂茶的制作过程,品尝到正宗的擂茶。擂茶作为当地的传统饮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和文化内涵。

  1. 悟廉园:花语廉心、古语廉声、时代廉音。悟廉园以廉洁文化为主题,通过花卉、古语等形式,传递出廉洁自律的价值观。

  1. 白麟洲:湖南卫视《向往的生活 5》拍摄地。白麟洲风景优美,充满了田园气息。这里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风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1. 桃花原乡:现实版的《桃花源记》,中国式理想家园。桃花原乡展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的真实场景,让人们感受到宁静、和谐的生活氛围。

  1. 桃喜山谷:华中首个中国国家地理探索营。桃喜山谷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探索自然、学习地理知识的好去处。

  1. 云舍风俗文化村:顶级旅游度假酒店,世外桃源意境的古村落。云舍风俗文化村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古村落风貌,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度假休闲。这里的建筑风格保留了传统的特色,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

三、地理位置

常德桃花源位于湖南省常德市西南 34 公里处,桃源县城西南 15 千米的水溪附近。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处于东经 111°25’—111°27’,北纬 28°47’—28°49’之间。

景区与沅水相伴,周边环绕着衡山、君山、岳麓山、张家界、猛洞河等众多著名景区,居古武陵县境内,现由桃花源旅游管理区管辖。景区东西宽 3.5 千米,南北长 4.5 千米,呈一定的规模分布。

从地理环境来看,桃花源处于湘西山地向洞庭湖平原的过渡带上,为雪峰、武陵两大山系支脉夹持,形成三面环山的格局。这种独特的地形使得桃花源宛如一个被大自然怀抱的世外桃源,宁静而美丽。

其周边的沅水桃源段风光带水域,约占桃花源景界的三分之二,为景区增添了灵动的水景。与桃花源景区相关的溪流有夷望溪、水溪、厮罗溪。夷望溪发源于桃源县西安镇,流经桃源县、沅陵县后在桃源县注入沅江,主流长 103.9 千米,流域面积 734 平方千米,河宽 50 - 150 米,河流坡降 5.1‰。水溪又名秦溪,是沅水流域的一级支流,全长 37.5 千米,其中途经桃花源境内 16.2 千米。厮罗溪在唐宋时被称为桃花溪,今五柳湖中下段曾是其咽喉地带。

桃花源的地理位置不仅赋予了它秀美的自然风光,还使其拥有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周边众多的著名景区相互呼应,使得桃花源成为游客们在探索湖南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之旅中不可或缺的一站。无论是从常德市出发,还是从周边的城市前往,都能较为便捷地到达这个美丽的世外桃源。

四、建筑风格

常德桃花源古镇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规划了南方罕见的四合院式建筑,将传统式样与湖湘文化相融合。

桃花源古镇的四合院好在其合,贵在其敞。合便于保存自我的天地,让人在其中感受到宁静与私密;敞则更容易观赏广阔的空间,视野更加开阔,无坐井观天之弊。这种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人对居住空间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古镇按照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标准规划设计,以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和 “江南特色” 传统建筑文化为载体,展现几千年 “桃花源文化” 大型人文主题文化旅游项目。这里不仅有北方四合院、南方一颗印、六合同春等多种传统建筑形态,犹如一座大型的开放式传统建筑博物馆。

在桃花源古镇,四合院建筑不仅是一种居住场所,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体现。从园林布局到花石寄意,从山墙脊饰到匾额楹联,每一个简单的元素,都蕴藏着中式传统文化的内涵。山、水、林、桥、亭、台、楼、阁各得其妙,景门、景窗、砖雕、泥塑绝无雷同,成就一个古韵盎然的私家桃源。

古镇的园林宅院以其精致典雅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深一步地探访和安抚了居住者的心灵。水榭回廊,古意回归。中国人对宅院建筑的高要求,来源于对 “家” 的珍视与眷恋。一座园林宅院带给居住者的,不仅仅是亭台楼阁的建筑之美,更多的是这些传统建筑符号中所蕴藏的文化底蕴。

智者乐水,无水不成园。桃花源古镇凝萃中国园林意境之大美,缔造中国江南园林山水意象最高境界。在园林之中,水总是布局在中心地带,亭台楼阁依水而建,灵石桥梁亦依水而造。水映照着周围的一切,营造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的朦胧意境。同时,水渗透在园林的各个空间,刚柔并济、动静结合,或曲或直,与园林中的建筑、山石、植物紧密联系在一起,呈现还原自然,且高于自然的意象。

桃花源古镇是中国顶级中式岛屿园林宅院,外有故渊湖、龙潭和桃花溪等天然湖泊、山溪资源四面环抱,内有总长约 3 公里行船水系和景观水系南北贯通,各小区内有古井、院内有池,内外水系连通,与传统的苏州园林相比,更具灵气。

在追寻古意的同时,桃花源古镇的四合院也兼顾考量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实际需求。一方面保留了传统苏式园林的宅院景致,打造精致的园林格调和风雅的人文意趣,根据苏式园林的特点,以江南建筑、山水、花木,组织起一幅天然图画,以石刻与图咏、琴棋与书画、精致的陈设渲染其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其内部功能则已达到了完全的现代化,带给人们传统与现代交融而产生的新古典宅院的魅力。院中除了传统的宅院厅堂,还设置了会议商务区、会所客房区和休闲娱乐区等凸显现代功能的区域。在休闲娱乐区,更设置了酒窖、视听室、KTV、酒吧吧等现代设施,与书斋、茶室等形成动静结合的格局,为古宅注入了新的灵魂与内涵。

桃花源古镇的四合院建筑,无论是在门、院、堂的起承转合中,还是在花香树影的更迭中,其间既不乏旷世大宅的礼仪威严,又透露出自然的灵性与柔情,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的建筑理法,真正实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并济之美。在这里,一行一止,无论遛鸟、唤猫、抚琴还是品茗,都充满生命的感动,让追求格调和生活品质的游客,多了一份超脱俗世的文人情怀,多一份阔达和淡然。

桃花源古镇的四合院,不仅是一种建筑风格,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它让人们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能够回归自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享受宁静与和谐的生活氛围。

五、文化内涵

(一)心灵文化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 “桃花源”,桃花源正全力打造 “意境桃花源”,让世界各地的游客感受人生与自然美妙而宝贵的一面。这里饱含着对生命、生活的感悟,对美好的向往,宛如一幅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的油画里的生活。人们来到桃花源,仿佛进入了一个心灵的栖息地,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沉浸在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美妙境界中。在这里,人们可以静下心来,聆听内心的声音,思考人生的意义,感受生命的宝贵。桃花源成为了人们追求的至高境界,激发着人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产生迁居移民的冲动。

(二)和谐文化

桃花源将是一座情爱圣地,有各种婚礼场景,为每一对爱人订制 “爱情证书”,构筑 “爱情小屋” 和 “爱情墙” 见证爱情。和谐文化是创建和谐社会与创建和谐世界的前提条件,家庭和谐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桃花源里不仅有象征爱情的桃花,还有着美好的 “刘海砍樵” 爱情传说。教堂、四合院、吊脚楼等各种婚礼场景集中铺设,让游人沉浸在爱的海洋里,尽享爱的主题文化。这里充满了和谐的爱情氛围,见证着无数美好的爱情故事,为每一对相爱的人提供了一个浪漫的舞台,让他们的爱情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绽放光彩。

(三)民间文化

桃源工木雕独树一帜,还有桃源绣品和石雕,景区将建立民间文化博物馆,让民间文化得到保护与传承。“桃源工” 木雕在明朝时期就已独树一帜,清晚期更是达到顶峰,名噪一时。这群心灵手巧的桃源工匠将 “

桃花源 式的民风民俗刻于土木,带入宫廷,传遍南北,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目前,桃源绣品和石雕也已找到传承人,景区以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建立民间文化博物馆,保护和传承这些民间文化。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精美的桃源木雕、绣品和石雕,感受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领略先辈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四)生态文化

以旅游为依托,公司化管理的村庄即将问世,村民按月领取工资,进行无农药、化肥的生态化生产,农村将被妆点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生态文化是新的文化,通过传统文化和生态文化的对比,保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发展,造福于子孙。桃花源里的这种新型村庄模式,改变了现有的自耕自种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局面,村民们在公司化管理下,进行无农药、化肥的生态化生产,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生活质量。农村被妆点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感受生态文化的魅力。

(五)养生文化

结合桃花源 “天然氧吧” 生态优势,打造康体、运动、休闲、购物、养生低碳生活基地,建设健康疗养院、常青艺术学院、银发俱乐部,打造异地休闲旅游养老基地,建设高端运动场地和高端 SPA 美容美体中心。养生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桃花源结合自身 “天然氧吧” 的生态优势,创新现代新兴多元养老模式,建设健康疗养院、常青艺术学院、银发俱乐部,打造异地休闲旅游养老基地。同时,融入 “生态、运动、健康” 发展理念,打造高端运动场地;利用优良山水和空气条件,在广福殿建设高端 SPA 美容美体中心。让游客放下世间尘嚣,在仙境中体验休闲康体的乐趣,享受养生低碳的生活。

(六)农耕文化

推出大型实景演出,将沅水号子、庙会、杂耍搬上舞台,让旅客参与其中。农耕文化是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桃花源将推出大型实景演出,把沅水号子、庙会、杂耍等农耕文化元素搬上舞台,让游客亲身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游客可以在欣赏演出的过程中,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感受他们的勤劳和智慧,体验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六、游玩注意事项

  1. (一)交通”去往桃花源的交通相对不太便利,自驾游是较为便捷的选择。若选择打车,建议打表计费,到达景区后最好留下司机电话,以便返程时联系。

  1. 乘坐动车的朋友,到达桃源站后,建议打车前往景区,费用大概 65 元左右。若选择乘坐公交,则需要转乘好几次,较为耗时。

  1. 自驾游的朋友可直接导航到桃花源景区游客中心,停车费为 10 元。

(二)门票及费用

  1. 桃花源景区门票价格为 128 元,门票 3 天有效,本地人购票仅需 68 元。一般来说,游玩两天即可充分领略景区风光。

  1. 实景演出和桃花源门票是分开售卖的,实景演出通常在晚上进行,且不在景区内。学生和特殊人员如需购票,可提前打电话预定。

  1. 景区内设有观光车,票价 20 元,凭手环可在一天内不限次乘坐,随上随下,十分方便。观光车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方式,尤其是在游览面积较大的景区时,可以节省不少体力和时间。

  1. 景区内有吃饭的地方,但价格略贵。不过,常德的钵子菜是一定要尝尝的特色美食。此外,景区内还有民宿和酒店可供游客选择,满足不同游客的住宿需求。

(三)游览时间及路线

  1. 最佳游览季节是春季,尤其是 3、4 月份,此时桃花盛开,美不胜收。春风拂过,桃花纷纷飘落,仿佛粉色的雪花,为大地披上一层美丽的花毯。

  1. 游客可以按照北门→桃源山→艺术馆→桃花山→南门(坐两班接驳车)→秦谷→时光隧道→秦街→北门的顺序游玩。这样的路线可以让游客充分领略桃花源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1. 每个景点控制在 1 小时左右的游览时间较为合适。秦谷重现了《桃花源记》里的景象,有农耕舞和祭祀表演等民俗活动,让游客亲身感受古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桃花山只能步行往返,沿途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众多的文物保护单位。桃源山可以坐观光车上下山,方便快捷。

(四)优惠政策

  1. 14 周岁(不含)以下儿童、65 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军人、消防救援人员可免费入园。这些优惠政策体现了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和照顾。

  1. 14 周岁(含)-18 周岁(不含)的未成年人、60 周岁(含)-65 周岁(不含)老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在校学生可享受优惠政策。这些学生和老年人可以凭借有效证件在各游客中心窗口购票,享受半价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