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常德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259号
2024-11-26
夷望溪之名最早见诸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其干流主体位于原兴隆街乡境内,是沅水一级支流。在春秋战国时代,楚人拓疆沅澧,土著 “蛮夷” 南迁隐居到了夷望溪,开拓洪荒、繁衍生息,成为溪民。到了汉代,朝廷苛取溪民徭税,溪民不堪重负,强硬抗拒。为防御官兵进攻,溪民在溪口悬崖设哨所,在溪岭远处修建钟鼓庵悬挂钟鼓。溪口当值溪民见官兵来犯,便点燃烽火,钟鼓楼见到烽烟便敲钟打鼓示警,村民听到钟鼓声后手持兵器集合抵御。官兵屡屡进攻失败后,经过多次侦探,发现溪口悬崖之上有夷人的了望哨所,故而得名夷望溪。
原凌津滩镇历史沿革:民国属碧云乡。1958 年 9 月,属兴隆街公社。1961 年 4 月,属新湘溪公社。1961 年 9 月,分为一甲城、马石 2 公社。1984 年 2 月,公社改乡。1995 年 11 月,一甲城、马石 2 乡合并为凌津滩乡。2002 年乡改镇。
原兴隆街乡历史沿革:清代属桃源县上乡黄沙村。民国属隆平乡。1958 年 9 月,属兴隆街公社。1984 年 2 月,公社改乡。1995 年 1 月,一甲城乡并入。1995 年 11 月,一甲城乡析出。
2015 年 10 月,凌津滩镇和兴隆街乡合并成立夷望溪镇。新镇命名经过各界人士代表座谈会研讨与论证,在兴隆街乡、凌津滩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县人大常委会上进行表决,获得一致通过。这一命名体现了尊重历史、传承文化、突出特色的原则要求,有着充分的历史依据。一是从历史沿革来看,兴隆街、凌津滩作为乡镇名称出现时间较晚。兴隆街乡名称最早出现于 1956 年的区划调整名称中,凌津滩镇是 1995 年撤区并乡时因境内有凌津滩水电站才命名,二者的历史沿革都不长,从延续历史的角度考虑,将其中任何一个名称作为新镇的名称都不太合适。二是从社会经济发展定位的角度考虑,夷望溪镇这一名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夷望溪景色秀美、山水怡人,被称为常德的 “小桂林”,在目前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其年游客量达 13.8 万人次,且呈逐年攀升之势。水心岩、夷望溪、象鼻山、南海怒潮、千年古樟等景点构成有名的夷望溪风光线,是合并后的新镇乃至桃源县发展旅游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旅游资源。夷望溪镇这一命名,可助新镇旅游业的发展,为桃源打造成旅游大县、旅游强县提供重要支撑。
夷望溪镇地处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西南部,地理位置独特。它与剪市镇、茶庵铺镇、怀化市沅陵县五强溪镇、佘家坪镇、龙潭镇、观音寺镇相邻。这些乡镇共同构成了该地区丰富多样的地域特色和经济文化交流网络。
夷望溪镇政府驻地距离桃源县城 35.7 千米,其总面积为 245.87 平方千米。这样的距离既为夷望溪镇带来了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又使其能够充分依托县城的资源和优势。
夷望溪镇境内河道属沅江水系,拥有众多溪流,如仙人溪、新湘溪、大马溪、马石溪等。这些溪流不仅为当地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还塑造了独特的自然风光。
夷望溪作为该地区的重要河流,发源于桃源、安化、沅陵三县交界的岭凤尖北坡的乌沙园垭。它在夷望溪镇夷望溪村水心寨注入沅江,主流长 103.9 公里,流域面积 734 平方公里,年径流量 8.3 亿立方米,河宽 50 - 150 米,河流坡降 5.1‰。夷望溪的存在,为夷望溪镇增添了灵动的气息,也成为了当地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德夷望溪素有 “小桂林” 之称,其景色秀美、山水怡人,处处呈现出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这里山清水秀,山色空濛,溪水似练,云遮雾罩,拥有着青山、绿水、翠竹等如诗如画的美景。
1. 被誉为 “小桂林”
夷望溪的山水之美,让人仿佛置身于桂林山水之间。这里的青山连绵起伏,形态各异,有的如大象,有的如雄狮,有的如麒麟,有的如钟鼓,还有一座山崖壁上似挂着一弯明月。这些山峰与清澈的溪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绿水悠悠的夷望溪,水色温碧,清澈透蓝。在阳光的照耀下,溪水如同碧玉一般,闪烁着迷人的光芒。两岸的青山倒映在水中,毫纹可鉴,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溪边的翠竹成荫,为这片山水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微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夷望溪的美丽故事。
2. 主要景点介绍
(1)水心岩:亦名夷望山,俗称水心寨,是夷望溪与沅水交汇处的孤山。它高 150 米,有 340 级石磴可攀。拾磴而上,如攀天梯,幸有铁链当扶,兀石为凳,飞鸟作伴,能解一路倦意。
山腰有清泉、凉亭。清泉从南峰壁崖上汩汩流下,明澈晶莹,沁人心脾。泉边的凉亭傍山而建,立在坪中。亭内有圆形石桌和石凳,可观沅水。在这里,游客可以坐下来,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山顶有水心庵,有 “武陵悬空寺” 美誉。尼庵有三间,由下而上依次排列,分别称为下、中、上庵。庵中香火缭绕,钟罄有声。水心庵高踞山顶,四周皆临绝壁,伫立山顶,远望群峰屏蔽,俯视江水滔滔。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描绘的 “环石皆水,环水皆山,周遭映带,以相逼而奇” 的景观,尽收眼底。
(2)夷望峡:长约 1200 米,宽约 40 米,水深 10 - 20 米,水色温碧,清澈透蓝。两岸高山耸峙,神峰相逼,有的如狮子怒吼,有的如大象驮步,有的如灵蛇吐芯,有的如新月探云,有的如麒麟戏水…… 峰峦映水,毫纹可鉴。
夷望峡两岸诸峰,要数钟鼓山最美,月亮岩最奇。秀美的钟鼓山位于夷望峡北岸,数十座钟鼓状的石峰并排而列,错落有致。峰上竹林森森,倩丽青翠。峰间流泉百迭,飞瀑扑崖,水声隆隆,如同钟鼓鸣。形如钟鼓,声如钟鼓,便是钟鼓山的来历。
神奇的月亮岩位于夷望峡南岸,与北岸钟鼓山相互呼应。它是半径为 150 米、高为 75 米的半圆形石壁。月亮岩光滑、细腻、坦荡,毫无掩饰,这与周围山峰的浓妆重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岩前伴有三座低矮的石丘,状似海浪,与其相依相戏,添设出一番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的诗情画意。
(3)象鼻山:酷似一只刚从水中沐浴上岸的老象,两岸青山如屏,翠竹成荫。这里的山水之美,让人仿佛又到了桂林的漓江。
(4)南海怒潮:春、秋、冬三季晴日早晨,夷望溪河谷会形成浓雾奇观,面积达 10 多平方公里,持续 1 个多小时。每次雾景来临,这一带河谷中的水汽慢慢汇聚在一起,形成一团团的云雾。许多团云雾在峡谷中升腾翻滚,相互交织在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雾气越来越浓,云雾逐渐吞没了两岸的山脉。随着太阳把自己的光芒越来越多地投射到夷望溪河谷,嬉戏了很长时间的云雾,开始感受到阳光的强烈,它们象一群受到斥责的孩童,惊慌失措地由南向北逃窜,经夷望峡逃逸到沅江上,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夷望溪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与周围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这山有的如大象、有的如雄狮、有的如麒麟、有的如钟鼓,还有一座山崖壁上似挂着一弯明月。在河堤与山脚之间有农田,农夫耕耘,笨鸟相伴,如一幅写意的《桃源隐耕图》。
水心庵高踞山顶,四周皆临绝壁,有 “武陵悬空寺” 之称。尼庵有三间,由下而上依次排列,分别称为下、中、上庵。庵中香火缭绕,钟罄有声。水心庵的建筑风格独特,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它的存在,为夷望溪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宁静。
从北魏郦道元游历至此,到明公安派文学领袖袁宏道赋诗赞美,再到明清以来众多诗人留下百余首诗词题咏,夷望溪一直是沅水流域著名的风景名胜,其历史文化底蕴极为深厚。
夷望溪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记忆,见证了不同时代的变迁。郦道元的《水经注》让夷望溪之名首次见诸文字,书中记载 “沅南县西有夷望山,孤竦中流,浮险四绝,昔有蛮民避居之”“南有夷望溪水,南出重山,远注沅”,为后人勾勒出了夷望溪的古老风貌。明代诗人龙膺用 “倒水屏环百二峰,中撑天柱削芙蓉。石穿云窦犹传马,溪绕烟村已属龙。三径无资需卖赋,十洲有籍乞遗封。江郎挟得生花管,特向山灵勒鼎钟” 来描写夷望溪的绮丽和险峻。明清以来,胡浚、龙膺、陈楷礼、向文奎、张九铖等众多诗人纷纷为夷望溪留下诗词题咏,这些作品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夷望溪的历史长河中,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
夷望溪镇招商引资促进发展,引进翦氏文化旅游投资公司,打造民俗文化博物馆、民俗文化演艺中心、自助擂茶馆等,以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依托,以丰富的民俗文化为内容,提升旅游文化内涵。
2017 年,夷望溪镇在成功创建国家级 “AAA” 景区的基础上,紧紧瞄准 “山水夷望” 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方向,深度挖掘片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民俗风情。镇里引进翦氏文化旅游投资公司,投入资金近 3000 万元,在兴隆街沅水河岸打造 “桃源县民俗文化博物馆”“桃源县民俗文化演艺中心”“桃源县自助擂茶馆”。预计 3 月营业运行后,这些场所将成为展示夷望溪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到独特的民俗风情,感受夷望溪的文化魅力。
镇里强化文化阵地建设,以集镇文化健身广场为载体,各村(居)免费开放农家书屋,提升群众素质;通过美丽庭院建设改进乡村面貌,开展 “文明标兵户”“最美巾帼” 评选活动,提升群众环保意识。
夷望溪镇注重文化阵地建设,以集镇文化健身广场为载体,为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和健身的场所。各村(居)免费开放农家书屋,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群众的素质。同时,通过美丽庭院建设,改进了乡村面貌,使乡村更加美丽宜居。开展 “文明标兵户”“最美巾帼” 评选活动,激发了群众的环保意识和文明意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此外,夷望溪镇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端午之际,以端午传统习俗为亮点,围绕乡村振兴开展了一系列具有传统节日特色的工作。仙人溪村开展端午包粽子活动,村民们齐聚一堂,增进了邻里感情,向心力也在活动中逐渐凝聚。镇级帮扶干部带着亲手包好的粽子进行二季度结对帮扶走访,了解农户生活情况,调整增收帮扶措施,关注脱贫户精神生活。干部们在包粽子的过程中谈论屈原,强调乡风文明建设应以干部自身做起,以屈子的爱民之心对待群众。
元旦当天,夷望溪镇凌津滩片区、兴隆街片区的村民在修葺一新的百姓大舞台和游客中心自发组织群众性联欢活动,共庆元旦佳节,歌咏美好生活。广场舞大联欢和篝火舞会热闹非凡,展示了夷望溪老百姓的美好生活和精神风貌。
夷望溪镇还通过召开屋场会,围绕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项目成果、安全生产、婚丧嫁娶、矛盾纠纷等方面畅所欲言,为村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实质性的帮助和建议。年轻干部在屋场会上进行安全生产宣讲,提升村民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村民代表围绕殡葬改革、违规赈酒、村容整治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完善红白喜事理事会办理程序和标准。屋场会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缩短至 “零距离”,架起了干群之间的连心桥。
夷望溪镇的文化内涵丰富多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这些文化元素共同构成了夷望溪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也为夷望溪镇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常德夷望溪景区门票价格为 60 元,此价格包含乘船费用和其他景点费用。景区开放时间为早上 8 点到下午 6 点,游客需在此时间段内前往游玩。
游玩夷望溪景区大约需要 4 个小时,因此建议游客不要太晚进入景区,以免时间不够,无法充分领略景区的美景。
公共交通:夷望溪的公共交通不太方便,需要转车。可先从长沙或者常德坐车到桃源县,然后从桃源转车到仙人溪或者兴隆街。
自驾:自驾前往夷望溪是不错的选择,但要注意路况。自驾可以更加自由地安排行程,方便游客随时停留欣赏沿途的风景。
乘坐游船时,船内可能有油漆味道,可选择坐在二楼,空气新鲜。游客在乘坐游船时,如果对油漆味道比较敏感,可以选择到二楼就坐,这样既能避免油漆味道的困扰,又能欣赏到更好的风景。
游览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不随意丢弃垃圾。夷望溪景区自然风光优美,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应自觉保护环境,不随意丢弃垃圾,共同维护景区的生态环境。
注意安全,特别是在攀爬水心岩等景点时,要借助铁链等设施,小心谨慎。水心岩是夷望溪景区的重要景点之一,游客在攀爬时要借助铁链等设施,小心谨慎,确保自身安全。同时,在游览其他景点时,也要注意安全,遵守景区的安全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