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临澧县攻略

2024-11-18

一、临澧县的概述

临澧县地处湘西北,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全县总面积 1203 平方公里,辖 2 个街道、9 个乡镇、1 个经济开发区、160 个村(社区)。

临澧县在常德市乃至湖南省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民主革命先驱林修梅、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著名作家丁玲的故乡,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交通便利,207 国道、东常高速纵穿南北,353 国道和即将建设的安慈高速横贯东西,枝柳、石长、洛湛铁路穿境而过。从呼南高铁宜石常段线路布局看,临澧有望设站尽快进入 “高铁” 时代。

临澧县殊荣众多,改革开放以来,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县、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县等 40 多项国家级荣誉和 100 多项省级荣誉称号。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临澧县过去发展的肯定,也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临澧之名的由来

(一)历史渊源

临澧县之名,源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正如史料记载,临澧因靠近澧水,故而得名。澧水,作为临澧县境内最大的河流,孕育了这片土地上的万物生灵。在历史的长河中,临澧县与澧水相依相伴,共同见证了岁月的变迁。

早在先秦时期,临澧县地区就已出现村落,这些村落分布在澧阳平原的临河岗地上。可以说,从那时起,临澧与澧水的缘分便已悄然开启。随着时间的推移,临澧县在各个历史阶段虽历经行政区划的调整,但始终与澧水紧密相连。

从秦赢政三十六年(公元前 211 年)隶属黔中郡慈姑县,到西汉时期撤销荆州黔中郡设置武陵郡,再到后来的各个朝代,临澧县的地域范围虽有所变化,但它始终临近澧水。这种地缘关系不仅赋予了临澧县独特的地理标识,也为其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

因靠近澧水而得名的临澧县,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汲取着澧水的滋养,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风貌。

三、临澧县的人口情况

(一)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数量

根据搜索到的资料,2024 年临澧县常住人口为 36.61 万,户籍人口为 43.05 万。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临澧县的人口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例如,2023 年末全县年末户籍总户数 149137 户,年末户籍总人口 43.05 万人,其中农村人口 23.44 万人,城镇人口 19.61 万人;年末全县常住人口 36.61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17.1 万人、农村人口 19.51 万人。与之前年份相比,临澧县的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数量有一定的波动,但总体较为稳定。

(二)人口结构特点

  1. 年龄分布:临澧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全县常住人口中,0 - 14 岁人口为 57159 人,占 15.32%;15 - 59 岁人口为 216731 人,占 58.10%;60 岁及以上人口为 99153 人,占 26.58%。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 - 14 岁人口的比重上升 1.82 个百分点,15 - 59 岁人口的比重下降 10.74 个百分点,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8.92 个百分点。这表明临澧县人口年龄结构逐渐向老龄化发展。

  1. 性别比例: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临澧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占比 49.9%,女性人口占比 50.1%,男女比例较为均衡。

四、临澧县的经济状况

(一)产业发展格局

临澧县积极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引领,生态旅游、循环工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在现代农业方面,形成了粮油、果蔬、牲畜、烟叶四大产业链。粮油产业稳定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推进,确保粮食安全。果蔬产业持续壮大,如临澧县现代农业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柑橘产业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新建柑橘基地 28000 亩,分散在合口镇、太浮镇、停弦渡镇、修梅镇等,配套冷库设施、加工及研发中心和产品展示及交易中心,为果蔬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牲畜产业稳步发展,生猪、牛、羊、家禽等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持续增长。烟叶产业连续五年跻身全省烟叶生产重点县,为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工业方面,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湖南临澧南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行业内率先采用绿色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湖南鑫众钙业股份有限公司攻克碳酸钙精细粉体生产工艺,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环保产业也日益受到重视,企业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服务业方面,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客货邮” 物流中心建成,冷链物流项目启动建设,现代物流产业货运总量超 1800 万吨,社会物流总额达 260 亿元,分别增长 20%、8%。旅游休闲业亮点纷呈,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顺利通过复审复检,林伯渠故居获评 “湖南省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烽火汽车露营公园获评 “湖南文旅新业态示范基地”,文旅市场累计接待游客超 500 万人次,增长 61.9%。

(二)经济指标表现

临澧县经济发展成果显著。2023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50.99 亿元,比上年增长 8.0%。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 38.31、93.26 和 119.42 亿元。工业方面,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 66.1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164.12 亿元,营业收入 162.02 亿元,利润总额 6.99 亿元,上缴税收 2.73 亿元。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10 家,实现工业总产值 124.75 亿元。

财政收入方面,2021 年临澧县财政收入 10.87 亿元。虽然在常德市不算位居前列,但临澧县积极争取国省各类资金,2023 年用好革命老区等各类政策,争取到位国省各类资金 33 亿元,创历史新高。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316.4 亿元、203.1 亿元,存贷比达 64.2%,均为历史最佳。

临澧县的经济指标表现展示了其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和巨大潜力。未来,临澧县将继续坚持产业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临澧县的旅游景点

(一)红色旅游胜地

林伯渠故居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林伯渠故居位于临澧县修梅镇凉水井村,始建于清同治年间,是典型的晚清民居建筑。林伯渠同志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为纪念这位跨越两个世纪的革命家,1986 年,在林伯渠诞辰 100 周年之际,临澧县委县政府对原故居进行了修缮。近年来,按照 “故园、陵园、田园” 总体规划,以林伯渠同志骨灰回故里安放为契机,配套建设了林伯渠故居牌楼、6800 平方米铜像广场、林伯渠小道、修身亭、治世亭、园林绿化景观等基础设施,新建了游客接待中心、红色革命博物馆等工程项目,加大了故居周边田园风光建设,形成了以红色、古色、绿色相互呼应的湘北红色旅游圣地。

丁玲故居同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丁玲故居位于临澧县佘市桥镇蒋家村,距离临澧县城 8 公里。丁玲出生于这里,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革命家。其长篇著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荣获 “斯大林文艺奖”,毛泽东同志曾亲笔写下《临江仙・赠丁玲》词,高度评价她 “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2015 年 6 月以来,临澧县启动了丁玲故居景区建设,该景区以打造名人故里、创作基地、精神家园为目标,主要包括丁玲故居、丁玲文学创作基地、文学会馆、景区道路、停车场和园林建设,核心区域 50 亩,整体区域 500 亩,总投资 1.5 亿元。景区布局为 “一核、三廊、四区”。

(二)自然风光景区

太浮山风景名胜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太浮镇和佘市桥镇境内,距县城西南 10 公里,海拔高度 604.5 米,总面积为 4300 公顷。相传道教圣人浮邱子、佛教高僧宣鉴和尚在此修行得道而得名。山上有 99 岭、33 岔,曾被称之为道佛教圣地,金顶大庙香火鼎盛 2000 余年。素有江南九省朝太浮之说,其 “24 景” 江南闻名,为洞庭 48 福地之一。山上遗存有朱元璋、李自成等帝王将相挥戈时的古战场和诸多名胜古迹。后陆续恢复和修建金顶大庙、宣鉴禅院、太浮观、道教场所、革命烈士纪念碑、抗日战争遗址、樱花谷等景点。

青山水利工程风景区位于停弦渡镇(原杉板乡)境内,主要包括青山崖墓群、青山水轮泵站及其枢纽工程。青山水轮泵站横亘在澧水中下游素为 “澧水明珠” 之称的洞子坪上,是亚洲第一的水轮泵站。其主坝长 257 米、高 17.2 米,副坝长 384 米、高 13.2 米,气势恢宏地将澧水拦腰斩断,把粗狂张扬的河水变成了一湖平静安闲的碧波,控制澧水流域面积 15259 平方公里。漫步在泵站大坝上公路桥或人行桥时,观河水中的湖水,可以感受 “人定胜天” 奇迹。青山灌溉工程,以长藤结瓜、蓄、引、提相结合的青山灌溉网络,建有主、干、支、斗渠 1098 公里,灌溉面积为 53 万亩,是世界第一长的灌溉工程。

福船湿地旅游度假区位于 207 国道旁的临澧县停弦渡镇福船村。从自然生长在田园的芹菜嫩芽到果园里欢快奔跑的土鸡,再到湿地边缓缓舒展的翠绿柳条,长亭木架下散落一地的紫藤花瓣…… 这里充满着田园风光和自然之美。

(三)寺庙古迹景点

仙女寺是位于常德市临澧县的一座古老寺庙,以其优美的自然风景和神秘的传说而受到游客的喜爱。地址为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 112 乡道。

铜山古寺位于常德市临澧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建筑价值。

宣鉴禅寺位于常德市临澧县太浮镇太浮山风景名胜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胡氏宗祠是位于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的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价值极高的宗祠建筑。

灵泉寺是位于常德市临澧县的一座古老寺庙,以其独特的山水之美和历史文化之深厚而闻名。地址为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灵泉路龙泉山庄北侧约 280 米。

金光明寺是位于常德市临澧县的一座佛教寺庙,以其宏伟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著名。地址为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合口镇陈湖村。这些寺庙古迹景点展现了临澧县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游客提供了感受历史、领略文化的好去处。

六、临澧县的美食特色

(一)地方美食介绍

临澧县拥有丰富多样的特色美食,其中杨板千张尤为出名。杨板千张白如玉、薄如绢,清纯细嫩,鲜美可口,具有独特的风味。其制作工艺讲究,选用优质黄豆和杨板桥的清澈甘甜溪水。先将黄豆浸泡,待质地松软后打浆。石膏的用量是关键,多一分或少一分都会影响口感。从磨浆、煮浆、开浆,到切块、卤制、摊凉,每一道工序都由手工完成。唐晓军夫妇坚守二十多年,用一脉相承的手工诠释着对豆腐品质的工匠精神。他们制作的千张,无论怎么揉捏都不会破损变形,就像一张张宣纸。在清朝时,杨板千张曾作为贡品献给朝廷做为御膳之用。如今,杨板千张不仅是当地居民餐桌上的美食,还被县城酒店、食堂订购,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除了千张,临澧县还有许多其他特色美食。临澧黄花鱼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体形美观,色泽黄艳,肉质细嫩,清香味美。可红烧,可香酥煎炸,每一种做法都能充分展现黄花鱼的鲜美。和渣也是临澧的特色之一,有豆腐和渣和残菜和渣两种吃法。豆腐和渣将黄豆泡胀后磨碎,加入韭菜、青菜、萝卜菜叶等菜丝同煮,既有豆浆的味道,又有蔬菜的清香。临澧杂柑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2 月上中旬成熟上市,兼有蜜桔和甜橙的特点,果肉柔嫩多汁化渣、香甜爽口、营养丰富、糖酸比适中。羊肉大面是当地的面食风味小吃,用现杀的本地山羊肉,配上羊骨头熬的汤煮面,再加上羊肉码子、芫荽、葱花等,鲜香可口。此外,还有傅大姐系列食品、七重堰甜酒、麻辣藕、阴米泡儿、羊蹄火锅、米儿糖、娃儿糕等特色美食,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深受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喜爱。

七、临澧县的酒店与旅游接待能力

(一)酒店数量与类型

通过搜索资料可知,临澧县有众多酒店可供游客选择。维也纳国际酒店(临澧四季红店)环境优雅、设施很好,拥有洗衣服务和套房等房型,深受游客好评。璞舍花园酒店(临澧店)同样以环境优雅、房间不错著称,提供管家服务和家庭房。莫林酒店(常德临澧安福汽车站店)环境优雅、前台热情,有影音房和家庭房等特色房型。临澧兴程酒店干净卫生、体验很棒,设有棋牌房和套房。临澧金帝国际大酒店体验很棒、干净卫生,提供棋牌房等房型。临澧文和酒店干净卫生、体验很棒,有棋牌房。临澧天鹅湖国际大酒店服务很好、体验很棒,设有套房和棋牌房。玉龙文化酒店不错、干净卫生,有棋牌房和适合家庭的房型。临澧华城大酒店很好、体验很棒,拥有智能马桶等设施。临澧波波熊电竞酒店体验很棒、房间不错,有棋牌房和电竞酒店特色房型。凯欣酒店有套房和棋牌房。此外,还有瑞丰园大酒店、腾源商务宾馆、凯城酒店(临澧凯城广场店)、外滩酒店、广兴宾馆、华峰宾馆、帝斯曼宾馆、紫苑宾馆、百度商务宾馆、市场宾馆、步行城宾馆、临江商务宾馆、鹏程宾馆、华湘大酒店、满房莫林酒店(常德临澧安福汽车站店)、满房临澧兴程酒店、满房临澧人和大酒店、满房临澧皇城宾馆等酒店。

临澧县的酒店类型丰富多样,既有星级较高的维也纳国际酒店、临澧金帝国际大酒店、临澧天鹅湖国际大酒店等,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住宿服务;也有经济型的兴程酒店、文和酒店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同时,还有特色电竞酒店如波波熊电竞酒店,为电竞爱好者提供了独特的住宿体验。

(二)旅游接待能力

临澧县的旅游接待能力在不断提升。从可接待游客数量来看,随着旅游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旅游景点的知名度提高,临澧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近年来,临澧县红色旅游人气高涨,仅在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林伯渠故居景区接待游客达 5.9 万人次,丁玲故居景区接待游客 1.05 万人次。今年以来,仅红色旅游景点就有 83 万余人次 “打卡”。全县共累计接受县内外游客 180 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总收入近 17 亿元。

在旅游设施方面,临澧县不断加大投入。以林伯渠故居景区为例,通过遗址遗迹修复、林伯渠生平陈列馆开馆和建筑外墙、园林景观改造,景区品位进一步得到提升。丁玲故居修缮后正式全方位面向公众开放,为全县红色旅游再添劲旅。同时,太浮山风景名胜区、青山水利工程风景区、福船湿地旅游度假区等自然风光景区也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此外,临澧县还积极推进现代小城镇群建设,为全域旅游构建新格局,增添新动能。全县的交通也日益便利,207 国道、东常高速纵穿南北,353 国道和即将建设的安慈高速横贯东西,枝柳、石长、洛湛铁路穿境而过,为游客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综上所述,临澧县的旅游接待能力在不断提高,未来随着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临澧县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八、临澧县的未来展望

(一)发展优势

临澧县拥有诸多发展优势。首先,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207 国道、东常高速纵穿南北,353 国道和即将建设的安慈高速横贯东西,枝柳、石长、洛湛铁路穿境而过,有望设站进入 “高铁” 时代,为经济发展和旅游产业带来极大的便利。其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民主革命先驱林修梅、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著名作家丁玲的故乡,拥有众多红色旅游景点和历史文化遗迹,如林伯渠故居、丁玲故居等,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再者,自然资源丰富,素有 “洞庭鱼米之乡”“非金属矿之都” 美誉,石膏探明储量居全国第 4 位、全省第 1 位,生态环境较好,旅游资源丰富,有太浮山、官亭湖、林伯渠故居等景观。此外,临澧县在产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积极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引领,生态旅游、循环工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了粮油、果蔬、牲畜、烟叶四大产业链,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休闲业亮点纷呈。

(二)发展潜力

临澧县的发展潜力巨大。在农业方面,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不断推进和现代农业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的实施,粮油、果蔬、牲畜、烟叶等产业将进一步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将持续增长。在工业方面,新材料产业、环保产业等将不断创新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服务业方面,现代物流业将随着 “客货邮” 物流中心建成和冷链物流项目启动建设,货运总量和社会物流总额将继续增长。旅游休闲业将以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复审复检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景区品位和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此外,临澧县还将积极推进现代小城镇群建设,为全域旅游构建新格局,增添新动能。

(三)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临澧县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发展潜力,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在产业发展方面,临澧县将坚持 “兴产业、连红线、建新区” 的发展战略,积极打造特色现代产业体系,重点聚焦烟草、先进装备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白酒、电子信息、现代物流、新材料新能源、文化旅游、烟花爆竹九大产业,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围绕优势产业扩链,力争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分别突破 80 亿元、40 亿元。围绕传统产业提质,力争引进 1 家以上大型烟花头部企业,争创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巩固传统产业发展基础,实现经济发展的稳定。同时,积极围绕新兴产业推动形成新的发展力量,促成集中式风电光伏、屋顶光伏、全域充电站等一批新能源项目投产达效,太浮山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前期取得实质进展,实现壮大新能源产业发展目标。推动电子科技产业园建设,力争电子信息产业产值有新的突破。

在旅游发展方面,临澧县将进一步挖掘红色旅游、自然风光旅游、寺庙古迹旅游等资源,打造更多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同时,积极推进旅游与文化、农业、工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

在民生改善方面,临澧县将继续加大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临澧。

总之,临澧县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充满希望。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临澧县将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成为澧水增长极、现代新临澧,吸引更多人关注和了解临澧县,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临澧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