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渊源马援石室位于桃源县凌滩乡三印村沅江边石壁上,又名伏波洞。其历史可追溯至东汉时期。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公元四十八年),伏波将军马援率部征五溪蛮。桃源县地处中原文化向蛮夷文化推进的过渡地带,在这片土地上,马援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据《后汉书・马援传》记载,马援石室的遗址在桃源县凌津滩镇的马石村附近、营盘洲一带。相
一、沅江历史沅江,这条古老的河流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沅江即有人类繁衍生息。出土文物证明,距今约 5000 年左右,在赤山、漉湖等地,就已形成村落。进入青铜器时代后,今莲子塘一带的聚居村落已趋密集。东周以前,沅江属《书・禹贡》所载九州中的荆州管辖。春秋战国时期,沅江成为湘楚文化
一、历史渊源(一)古老的名字由来夷望溪之名最早见诸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其干流主体位于原兴隆街乡境内,是沅水一级支流。在春秋战国时代,楚人拓疆沅澧,土著 “蛮夷” 南迁隐居到了夷望溪,开拓洪荒、繁衍生息,成为溪民。到了汉代,朝廷苛取溪民徭税,溪民不堪重负,强硬抗拒。为防御官兵进攻,溪民在溪口悬崖设哨所,在溪岭远处修
一、历史沿革(一)起源与发展常德桃花源的历史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传奇故事。秦朝时期,已有居民为躲避战乱隐居于此,开启了桃花源的传奇篇章。那时的桃花源宛如一个宁静的避风港,为人们提供了远离战乱纷扰的栖息之地。晋代,桃花源开始按陶公文章意境建亭台楼阁。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这片神秘的土地。人们
一、仙阳湖简介仙阳湖,原名皂市水库,位于湖南省常德石门县,是国家湿地公园。距石门县城仅 19 公里,2007 年开始蓄水,由石门县皂市水利枢纽拦坝蓄水形成。仙阳湖拥有 54 平方公里广阔水面,100 多个岛屿和半岛点缀其中,宛如璀璨明珠散落于碧波之上。这里融山、湖、林、岛于一体,集溪、瀑、石、洞于一身,可谓山水相映、百
一、长梯隘的历史1 长梯隘的起源长梯隘,这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位于湖南省石门县罗坪乡长梯隘村。早在明朝 1369 年,长梯隘便设立为两关十隘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据清同治《石门县志》记载,长梯隘在当时有着独特的价值。它不仅是军事要地,更是连接各地的重要通道。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它成为了商贸往来、文